经济学原理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 济 学 原 理 2007; 导 论 ; 稀缺;;B.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PPC); (2) 生产点 ; (3)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 ;2.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 B. 不同的制度选择 ; C. 转型经济 ; 3.市场经济简介 ; B.现代市场 ;4.经济学 ;B.结构:;C.方法 ;D.? 十大原理; 二、市场:需求与供给 ;1、市场 ;2、需求 (A-C) ;2、需求(D、E);F.决定个人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收入(奢侈品、正常品、劣等品) 正常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的物品。 劣等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 偏好 相关物品价格(替代品substitutes、互补品complements) 替代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 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 两种物品。 预期(收入、价格) 政府政策(税收、补贴);G.决定市场需求变动的因素: 消费者的人数 ; 3、供给(A-C) ;D. 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市场供给是个别厂商供给之和 E.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量变动:价格变化时,厂商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沿供 给曲线移动 供给变动:除价格外,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移动 ;3、供给(F);G.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 厂商数量; 4.市场均衡 ; B.市场不均衡 ;C.市场均衡的变动 ; ;需求与供给都变动的影响; ;5.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 ;不同弹性的需求 富有弹性(elastic):如果弹性大于1,从而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缺乏弹性(inelastic〕:如果弹性小于1,从而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单位弹性(unitary elastic):如果弹性正好是1,从而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时需求是单位弹性的。 完全无弹性(perfect inelastic):弹性为0 完全富有弹性(perfect elastic):弹性为无穷大 ; 决定弹性的因素 (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 替代品多(少),弹性大(小) 。 (2)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大,弹性大;比重小,弹性小。 (3)时间的???短 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更富有弹性。 时间长,弹性大;时间短,弹性小。 (4)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激烈,弹性大,反之则小。 ;价格弹性的应用 定价(弹性与总收入)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的变动不影响总收益。 总收入(Total Revenue):TR=PQ 弹性大于1时,P上升,TR下降;P下降,TR上升。 弹性小于1时,P上升,TR上升;P下降,TR下降。 ; 部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 B.需求的收入弹性 ;C.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参考资料: ;部分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 ; D.供给的价格弹性 ;不同弹性的供给 完全无弹性 缺乏弹性:如果弹性小于1,从而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时,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单位弹性:如果弹性正好是1,从而供给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 富有弹性:如果弹性大于1,从而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时,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完全弹性 ;6.市场与福利 ; B.税收的福利分析 ; 税收和弹性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1)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税收更多地由消费者承担 (2)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税收更多地由生产者承担;三、消费者理论 ;1、效用(Utility) ;消费者从不同数量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 当不断增加一种物品的消费时(其他物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商品的边际效用将最终趋于下降。 ;2、偏好(Preference) ; MRS=-ΔQB/ΔQA ,因为物品替代时总效用不变,MUA*ΔQA +MUB *ΔQB = 0 因此 MRS=-ΔQB/ΔQA =MUA / MU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用 MUA / MUB 来表示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