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 I PAGE PAGE VI 摘 要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础、核心概念。本文以实践概念作为切入 点和主线索,历史性的考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青年时期、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以及晚 年时期对实践概念不同理解、定位,阐明不同时期实践的内涵、地位及其意义,并且 清淅展现了不同时期实践概念实现逻辑转换的思想前提。同时,本文对各个时期马克 思恩格斯对实践的不同阐释所产生的理论和现实效应也作出了深入阐发。 本文从马克思思想发生急剧变化的青年时期入手,分析了他在青年黑格尔派运动 时期的思想发展全貌。他的思想最先受到康德、费希特主观理想主义影响,后经青年 黑格尔派转向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又历经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阶级,最终创立了 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这个思想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也经历了从客观 唯心主义前提下的“行动”、“劳动”上升为历史唯物主义前提下的“物质生产活 动”、“人的本质”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高度。通过确立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形 成了青年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整体理解,同时为马克思确立新唯物史观奠定了前提。 这对于进一步指导共产主义运动,解放无产阶级以及解放全人类提供了理论原则。马 克思运用他所创立的以实践为基点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工具,同时在深入研究政治经 济学的前提下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创作了《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 克思通过深入把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具体确立了物质生产、劳动的地 位,由此将实践定位在与“认识”“理论”相对立的层面上。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 义特定社会将实践细化的必然过程。 青年恩格斯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不同于马克思。他没有经过抽象的自我意识哲 学阶段,主要是通过旁听和自学以及参与具体社会现实走上了自己的哲学道路。施特 劳斯泛神论思想影响青年恩格斯转向了黑格尔哲学并成为青年黑格尔派运动中的一 员。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促使他将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起来,从社会现实 出发寻找理论指导。青年恩格斯将实践理解为物质生产活动、政治革命斗争。通过与 马克思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他对实践的理解与马克思达成了 一致。这样的一致确立了他们终生合作的前提。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以及资本主 义社会发展新情况的出现,促使恩格斯晚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的终结》中对实践的地位和内涵再次重申和界定,将实践确定为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 问题的重要中介。实践被具体化为劳动和工业生产,这是恩格斯一生深入把握实践的 具体逻辑过程。 通过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理解的具体变化,揭示了不同时期实践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变革中的不同内涵和地位。他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演变,与他们所创立的 唯物史观是须臾不可分的。同时,这个阐明过程对于清晰定位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 想关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并最终得出他们的思想始终是保持一致的。而且,马克 思恩格斯对实践理解的不断深入、具体,为我们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 个世界观、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实践,理论,劳动,唯物主义 III III PAGE PAGE IV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praxis is the nuclear and basal conception in Marxist philosophy. Based on the starting point and main clue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this thesis historically investigates Marx’s and Engels’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lo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in their youth, after 1950s and in their later life, and clarifies the meaning, status and consequences of praxis in different periods. It also clearly shows the ideological premise of the logic conversion of the concept of praxis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also makes an in-depth elucid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ffects caused by Marx’s and Engels’ different interpret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