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古代艺术品——青花瓷.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眼中的中?国古代艺术?品——青花瓷 摘 要:我对青花瓷?的最初认知?来源于周杰?伦的《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首以中国?古代瓷器为?创作元素的?歌曲,思路新颖,歌词和演唱?都十分唯美?,那么歌曲中?咏唱的青花?瓷究竟是怎?样一种古代?艺术品呢?本文试从四?个方面:一、青花瓷及其?特征,二、起源的追溯?及发展历史?,三、与中国传统?美学及中国?画的关系,四、收藏要素及?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谈谈青花瓷?。 关键词:中国古代 艺术品 青花瓷 一.青花瓷及其?特征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摄氏度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青花瓷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 二.青花瓷起源?的追溯及发?展历史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器?产生于唐代?。唐代所使用?的钴兰料主?要来自于蓝?色琉璃。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宋青花与唐?青花并没有?直接的延续?关系,《景德镇陶瓷?史》中谈到宋代?生产“釉里青”,是最早提出?宋青花的记?载。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绝大?多数都用进?口青料绘成?,发色浓艳,也有部分使?用国产料。元青花与唐?宋青花也无?直接的继承?关系。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宣德和成?化年间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烧制的青花?器,淡雅色泽,因符合中国?文人所持哲?学心态而长?期受到追捧?;到康熙朝,青花瓷被推?到颠峰,得到“青花五彩”的赞誉,受到大众喜?爱。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三.青花瓷与中?国传统美学?及中国画的?关系 1.元青花与中?国画的关系?。元代景德镇?成熟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为瓷器与书?画的结合开?辟了新的天?地。元青花中可?以看到勾勒?渲染的技法?。元青花给人?以古拙的美?感,而不是像到?了清代的青?花那样,追求一种精?美的境界。以毛笔蘸着?青花料在未?烧的胎上直?接作画题文?,胎的吸附性?强,有在宣纸上?作水墨画的?晕散效果,成为文人作?画的另一表?现材质。幽蓝的青花?在白釉的衬?托下醒目、秀雅,正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效果,所以青花瓷?一出现,文化绘画与?之紧密结合?。元青花瓷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它的瓷?绘艺术,其纹饰图案?分辅助纹饰?与主题纹饰?两部分。辅助纹饰用?于饰边,或起隔断作?用。主题纹饰是?整个装饰的?精髓,题材广泛,有花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松竹梅因有?君子之风,成为文人绘?画喜欢的题?材。人物故事多?取材于元平?话剧和杂剧?,如《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子下山?》等。元青花瓷画?中,以人物故事?瓷画最有特?色,但到目前,全世界才总?共发现了9? 件以人物(故事)为绘画主题?的元青花器?。 2.青花与明代?画院工笔画?的关系。从明初青花?瓷器中可以?见到大量花?鸟纹饰非常?工整、精美、画意生动,体现出高超?的绘画水平?,将之与明初?画院所绘工?笔花鸟画相?比也毫不逊?色。这完全可能?是画院的宫?廷画师专门?为官窑瓷器?所用而绘稿? 的。如《宣德青花岁?寒三友纹大?碗》上的纹饰。 3. 清代青花与?中国画的关?系。康熙初中期?的青花,被誉称为“青花五彩”。 一如水墨画?的“墨分五彩”的视觉效果?,在笔与笔之?间,可以看到每?一笔的用笔?痕迹,表现出了“工具语言”。代表器物《康熙青花花?鸟纹花觚》。 4. 民窑青花的?纹饰画法。值得注意的?是民窑的纹?饰画法:粗犷、随意、多变化、用笔流畅,画意随心所?欲,构图不拘小?节不按法理?,多写意,多民间传说?故事,对于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丰富民间文?化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青花瓷上的?绘画和中国?画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绘画引?导了陶瓷绘?画,陶瓷绘画从?历代中国画?中汲取了营?养,艺术水准不?断提高。同时陶瓷书?画的发展,也拓宽了中?国书画艺术?的载体,丰富了中国?书画艺术。而饰以书画?的青花瓷不?再是一件普?通的实用品?,而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珍品。 四.青花瓷的收?藏要素及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收藏青花瓷?不能随波逐?流,正因为青花?瓷的珍贵稀?少,市面上才会?出现众多的?仿造品,令人不辨真?假。由于历代青?花瓷的款识?的字体、写法、料色和风格?都有其显着?的特点,因此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