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人物素材:热血沸腾!这群年轻的航天“追梦人”.doc

“中国梦”人物素材:热血沸腾!这群年轻的航天“追梦人”.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梦”人物素材:热血沸腾!这群年轻的航天“追梦人” 热点速览 2月15日,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中,刊登了一张来自月球的照片。 拍下这张地月同框照的摄影师叫“龙江二号”,它是伴随着嫦娥四号中继星任务发射的一颗小卫星。 其实,在登上《科学》杂志之前,这张照片已经在国际主流媒体上广泛传播,外媒甚至评价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地月合影之一。 而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是杂志右侧的那两排英文。 如果不放大看甚至很难辨别,这是一群学生的名字。 韦明川,1991年出生,是嫦娥四号任务中,伴随中继星一起奔向月球的“龙江二号”小卫星载荷分系统的负责人。 不仅如此,他曾经作为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由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紫丁香二号”。 由此,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总师”。 泰米尔,1996年出生。 “龙江二号”上相机的设计者。正是他设计研制的相机,拍摄了这张最美地月合影。 设计开始的那一年,泰米尔20岁。“有一阵子为了赶测试,每天都后半夜还在研究所里工作,这是遇到的最大困难。应该是除夕夜前后的那几天的一个半夜,我最后终稿完成的。” 黄家和,1999年出生。 承担“龙江二号”地面测控站的软件设计任务。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会自己去买各种元器件,从简单的拆卸组装,到后来的设计创造,这个别人眼中的少年天才,却说自己只是因为对航天的好奇和热爱。 今年,黄家和20岁。 素材运用 写作关键词:青年、追梦 他们的二十岁:为梦想而生 外行震惊的是照片的美,但是负责人韦明川说了,他们觉得更有意义的是他们成功地接收到了“龙江二号”的信号。这也是这条新闻更让我们心潮澎湃的地方,这群心怀宇宙的年轻人,中国航天最年轻的队伍,他们才二十岁,就已经用一张照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们的未来,又将如何不可限量! 在他们的宿舍里,关于航天的印迹比比皆是。对于这一群孩子来说,这里就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们为梦想而生”,这个嫦娥四号任务中最年轻的团队,用一句霸气的宣言告诉世界,属于他们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写作关键词:平凡、奋斗 追梦“嫦娥”的路上 千千万万人共奋斗 在这条追梦“嫦娥”的路上,除了最年轻的他们,还有着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着的追梦人。他们中的一些人,陪伴了嫦娥时间最久,甚至在发射时距离塔架只有200米,却无法亲自目送嫦娥四号腾飞;还有些人,在大多数人都在为落月成功而欢呼的时候,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来不及庆祝,因为更大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嫦娥四号是一段旅程,它承载着一个个平凡人的浩瀚梦想,它记录着一个个为梦想拼搏的故事。也许,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在遥远的月球上,他们一起刻下的 “中国”,会永远闪闪发光!致敬,嫦娥人!致敬,中国航天。 榜样人物 张金松:点滴积累成就科技 张金松,清华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博士5年级。 2013年4月12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成果,被杨振宁先生称为“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第一次诺贝尔奖级别的物理学论文”。 为了实现这一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张金松和团队整整花了四年时间,历经近1500多天的刻苦攻关,生长和测量了超过1000个样品。“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在整个项目上花费了至少1万个小时”,张金松作为实验团队中的一员,从2008年开始就在王亚愚教授的指导下,参与搭建量子输运实验室,从仪器的购买、搭建到调试,再到实验数据采集程序的编写和优化,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范文速写 青年人的中国梦 十九大报告中这样深情寄语年轻一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性、有本事、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很温情,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位青年人。 新时代对年轻人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与愿景,同时也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教育公平发展等都在真真切切地为青年人提供便利,为青年一代融入社会、就业与生活保障创造了条件。同时,数字中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等,社会发展的哪一个方面也离不开青年人的广泛参与,青年人是建设新时代的主力军。 青年人有梦想,助力实现中国梦。青年人可以迷茫,但不能懦弱,梦想需要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才能到达。梦想不是加快,是努力,是努力创造实现自身价值;梦想不是忍受,是怒吼,是决定从现在开始奋斗。 《科学》杂志中,刊登了一张来自月球的照片,拍下这张地月同框照的摄影师叫“龙江二号”,它是伴随着嫦娥四号中继星任务发射的一颗小卫星,由此带火了一群航天“追梦人”。 1991年出生的韦明川,在嫦娥四号任务中,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由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