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油画)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任联军统帅。 西摩尔 1840~1929   1900年6月10日,西摩尔率领一支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侵略联军2000余人,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义和团在天津与八国联军交战 义和团与爱国清军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乘火车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拦截和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才到达廊坊车站,走了全程的一半。 义和团包围廊坊车站 义和团猛攻廊坊车站,杀伤侵略军几十人。联军被迫退到杨村车站。   八国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阻击,退回杨村筑垒防守。在这里又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围攻。西摩尔只得率侵略军徒步沿运河向天津溃退。 八国联军在杨村筑垒防守 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在杨村阻击八国联军 由于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顽强抵抗,使八国联军死伤300多人,进攻北京的计划受挫。 义和团与爱国清军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包围侵略军 在天津,义和团和清军同2000多名俄国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歼敌500多人。 聂士成率军抵抗八国联军   清军将领聂士成奋勇冲锋在前,多处受伤,腹破肠出,仍不下战场,最后壮烈牺牲。八国联军不断增兵,1900年7月中旬,天津陷落。 攻破天津海光门(也称南营门)后,联军中的英、日军士兵正做片刻喘息。 英、日侵略军在天津海光门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城后,举行了大规模阅兵式。图为阅兵后联军军官们合影。 八国联军军官合影 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2万多人,从天津沿运河两岸进犯北京。8月中旬,攻入北京。清军与八国联军,11.3万人对2万人的较量,北京地区的战争仅仅打了56天就全线溃败。 美国侵略军抢劫的银子 法国侵略军抢来的耕牛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侵略军立誓“屠城”,见人就杀。仅在庄王府一处,就屠杀、烧死了1700多义和团团民。一些法军把一群逃难百姓逼进一条死胡同,全部杀害。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紫禁城 紫禁城内的日美将校 联军在乾清宫内 联军头目在某宫殿前 联军进入大清门 联军在天安门前列队 瓦德西 Alfred Graf Von Waldersee 1832~1904 德国陆军元帅 1900年9月来华担任联军总司令 11月抵北京 1901年6月回国   瓦德西供认:“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阿尔弗雷德·海因里希·卡尔·路德维希·冯·瓦德西 *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本节课授课内容 三、《辛丑条约》 目标 帝国主义 义和团 兴起地点 山东 义和团运动兴起与发展 一 活动地点 山东、直隶、河南 组成成员 贫苦农民 口号 扶清灭洋 视频:《义和团运动》片段 导入新课 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西方教会势力的暴行 天津望海楼大教堂为法国天主教传教士设立。由于该教堂吸收恶棍入教,拐骗幼童,强占民地,激起民愤,于1870年酿成群众捣毁教堂,打死洋教士的“天津教案”。 德国在青岛的教堂内景 吉林教堂 (俄国东正教) 反洋教斗争宣传画(流传于19世纪末中国民间) 义和团员在北京街头 中国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奋起以暴力手段反侵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其原因是: 1.山东是甲午中日战争主战场,饱受战乱之苦。 2.严重的自然灾害。1855年黄河改道入山东,连年洪水泛滥,灾情严重。 3.西方帝国主义加强对山东的商品和资本输出等经济掠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贫困化。 4.山东是外国传教士活动较早的地区,遭到外来的文化宗教侵略更严重。 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 具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评价 “扶清灭洋”的历史进步性 反应了中国人民 反对帝国主义, 挽救民族危亡的 强烈愿望 广泛团结 群众参加 反帝斗争 “扶清灭洋”的历史局限性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最初派袁世凯进行武力的镇压 清政府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的团体 最终下达绞杀令 转变的原因: 1、义和团势力的强大,清政府难以剿灭 2、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不断加剧 转变的原因:帝国主义对清政府施加压力,于是在出逃时下达了绞杀令 义和团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本节课授课内容 三、《辛丑条约》 直接原因 原因 根本原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