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临床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思维》学习心得 李 静 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如果能以动态、 发展的眼光处理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这对病人的康复将是十分有利的。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必要前提与基础, 是运用理论、智力、经验对病人护理问题(存在的或潜在的)进行分析、判断和实施护理的决策能力。 通过《临床思维》的学习,使我在护理工作中不再盲目,而是利用学到的思维方法多想为什么、多去分析、努力去发现问题並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帮助病人及时康复,工作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临床护士,必须具备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护士对临床复杂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质疑、分析、推理,最后予以解决的临床思维全过程。既符合疾病的动态发展规律,又展示了理论知识在整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进入临床思维的训练过程,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建立和强化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增加临床护理经验,培养独立观察、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临床思维过程一般总是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对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陈述、推理、分析原因、 解释现象,学会用临床思维的理论指导实践工作,会帮助我们避免工作差错的发生。 记得在呼吸科病房上班的时候值班医生收治了一名女性患者,40余岁,有近10年的支气管哮喘病史,每年都要发作数次,反复治疗,始终没有痊愈,且有逐年加重之势。患者本人与家属对其病态已经习以为常,慢慢地也掌握了一套对症处理方法。患者又一次发病,病情比以往严重,喘息、呼吸困难,被迫喘坐,口唇发绀,面色青紫,精神恐惧,烦躁不安。家人见其病情有些反常,随机送来医院救治。医生了解患者的发病过程和以往病史之后,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状态”收住院治疗治疗16h,病情非但毫无缓解,且逐渐加重。我密切观察病人,发现患者呈现极度呼吸困难,脉搏细弱12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34/92mmHg,面色青紫,口唇与四肢均有发绀,出冷汗,烦躁。我考虑病人是否有气胸,立即报告医生。作胸部X线透视检查,证实为右侧全气胸 。经穿刺和气体引流后患者症状即刻缓解,证实为张力性气胸。住院治疗两周,痊愈出院。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给我们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那一刻我无比自豪,有强烈的被认同感。这时我才感到《临床思维》的学习对我是多么得重要,这是我灵活运用思维定势,克服定势思维的强大惯性和頑固性,通过细致观察努力发现那些与习惯的、常见的临床表现过程不符的特有现象的结果。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至今历历在目。 护理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病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 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亦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作为临床护士如果能以全面、 联系、 发展的观点判断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并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就有利于减轻病人病痛, 促其早日康复。相反,如果以片面、 孤立、 静止的观点看待病人的病情变化,一味机械地执行医嘱,就可能贻误病情,甚至发生差错事故。 训练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学会从临床表现、 病情观察着手,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对病人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护理评估、 护理判断,并实施有针对性、 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才是护理工作的真谛。 2011-12-16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