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说课 复习课件.ppt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说课 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标题解读;复习目标;一、要注意把握基本概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等。 二、由于本单元内容线索多、事件多,学习时应根据课标要求,理清主线,突出重点事件的学习。 三、要注意使用比较法,如通过对列强侵华史实的学习,把握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 四、能例举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斗争与探索活动,并分析其过程有何规律特征和重大历史意义。 五、注意运用辩证法多角度分析问题,如:分析列强侵华的影响时,一方面要明确侵华所带来的灾难,另一方面列强侵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从而辩证认识列强侵华的双重性影响。 六、能运用多种史观的角度分析本单元重大事件。;1.首先引导学生从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探索两个角度构建中国近代史前期的线索:一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二是中国军民的抗争和探索。根据史实部分的回顾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2、通过对基本史学观点的学习,重建本单元线索,并将本单元学习的重大事件用不同史观重新梳理,将这段历史给学生一个全面深刻的再认识。这是这节复习课设计的一个重点。;课堂设计;(约80年);二、线索梳理;三、规律总结;1. 广泛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 2. 层次性。随着对西方认识上的不断深入,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3. 继承性。各阶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 4. 阶段性。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反侵略为主,表现为直接对外。《辛丑条约》签订后,则往往把反帝反封建联系在一起。;1、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市场而发动 B.侵略者都曾进犯过京津地区 C.战争期间都烧杀抢掠,犯下了滔滔罪行 D.战后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共同点是 A.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C.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 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性;3、(2011?重庆文综卷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4、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群众爱国运动 D.推翻清朝统治 ;5、《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抗争与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历史学科与其他科目最大不同的地方,是有史观上的差异。不同的史观作为解读历史的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认识和结果,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方面,大家对史事的取舍及看法差异很大。; 我们的新课程教科书就是以文明史观为主要框架的,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的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关内容。但在单元主题设计和具体事件述评上,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近代化史观、整体(全球)史观、唯物史观等。弄清这些史观的主要内容,把握它们在分析具体历史问题时的不同视角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史观去分析具体历史问题,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尤为必要,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有必要用不同史观重新梳理本单元内容。 ;四、拓展提升;文明史观;;太平天国运动;;;;1、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 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D.最终签定了《北京条约》;2、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了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的表现有 ①维新变法运动 ②义和团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反割台斗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