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大数据技术使用与问题.pdf

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大数据技术使用与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大学 JOURNALISM BIMONTHLY 2017 2 142 ·广告与公共关系· 年第 期 总第 期 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大数据技术使用与问题 余秀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大数据技术崛起对社会各领域产生广泛影响,也对网络舆情研究带来巨大冲击。本文从大数据的概念 【摘 要】 内涵出发,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与评测等方面对网络舆情研究所带来的思维转向与技术挑战,并进 而探究这种技术使用背后的诸多弊端和不足,为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研究的思维转向与正向发展提供审慎建议与思考。 舆论;网络舆情;大数据技术 【关键词】 G210.7 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从大数据的发展沿革看,大数据是一个相对概念。目前对大数据的普遍理解主要集中在两方 面,其一是认为大数据是巨量信息资料。其二认为大数据“指的是一种新方法,政府与商业等组 织凭此可以整合不同的数据集并使用;统计数据挖掘技术从那些隐藏的信息与令人惊讶的相互关 系中抽取有用的东西”。[1]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不但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 领域,也对网络舆情整体研究,带来颠覆性冲击。 因为以微博为主的大社交数据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如“IBM估计每天有250亿亿字节新数据出 现,其中社交媒介在短时间内单独产生的信息比几代前整个世界产生的信息还多”),正“被广 泛用来记录与分享用户的所看、所听与所想,大规模的微博社交数据分析应用于许多方面,如敏 感的集体行为和监视,在线广告,观点挖掘等”。[2]在微博提供的“大数据社会”中,国外著名 数据科学家曼诺维克(Manovich)指出:第一次,我们能够跟随数以亿计人口的想象力、观点、 观念和情感。我们能看到他们创造与评论的影像,监看他们参与的访谈,阅读他们的博客帖子与 推特,浏览他们的地图,倾听他们的曲目列表,并且跟随他们物理空间的轨迹。这一刻已经在媒 介、传播与文化研究中来到,因为不断增加的社交媒介参与和这种参与留下的文本痕迹,允许研 究者配备数字工具和方法,“以新的方式来研究媒介与文化的过程与动态。”[3] 一、网络舆情研究中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与创新 目前,大数据技术在网络舆情应用中正逐步开发,并在思想观念与技术应用层面正引发一场 广泛的革命。 (一)对网络舆情知识地图的改变 大数据技术崛起后,利用网络探测民意正从技术上变得客观、可行。利用大数据检索与分 析技术,可轻松对微博等社交媒体舆情信息与行为,进行精准的评估与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 [作者简介] 余秀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传播学博士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传播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11CXW019)的阶段性成果。 112 计算机科学家、社会学者、传播学者开始在微博等社交媒介开展真正的大数据研究,有关大数 据的技术神话正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更多研究者的认识与思维。正如著名数据研究者博克霍尔德 (Burkholder)所说,大数据不仅仅指巨大的数据集以及用来处理与分析这些大数据集的工具与 程序,也包括一种思考与研究的计算转向。[4] 研究方法上,大数据技术也能为网络舆情提供一种范例转换,即将量化方法奉为圭臬。对 此,哈佛定量社会科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认为,“它是一场革命。我们真的刚刚开始,但是 巨量的新数据源使得定量征程成为可能,并将席卷整个学术界、商界与政界。没有领域可以避 免。”[5]因为从思维模式上看,大数据量化研究方法不仅比传统抽样方法更加准确,而且更加高 效。 在微博舆论研究领域,传统的方法是规模有限的网络在线调查、线下访谈,网络论坛、网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