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发展史.doc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及基本特点 时间:2015年5月6日 地点:六楼会议室 主讲人:姜艳华 主讲内容: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得形成与发展 1、早在远古时代期,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以植物和野兽为食,用兽皮或树叶遮体,是过着“巢穴而居”的生活。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偶然受伤便设法涂裹包,身体疼痛不适便揉捏按压,天气变化则趋避寒温,并通过对动物、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逐渐熟悉和认识了动、植物的营养、毒性和药用价值。原始人类这些本能的保护自身、减轻痛苦的自疗和互动活动,即是医护的开始。当人们发现一些本能的方法具有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去实施时,即形成了护理学的萌芽。 2、战国至东汉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皇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杰出医家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外科和医疗体育的奠基人,他不仅创造性地使用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还吸取前人“引导”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创造了五禽戏,使头、身、腰等各个关节都得到运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把体育和医疗护理结合起来。 这是最早的康复护理的方法,也对体育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晋隋唐时期是中医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学理论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众多名医著作,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5、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救卒方》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内、外、妇、五官、精神、骨伤各科之大成,书中对各科护理均有详细的阐述 6、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和《备急千金要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病手段为主的方书 《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载方5300首,较系统地总结和反应了自《皇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并详细论述了临床各科的临证护理、投药、食疗及养生、婴幼儿保健、护理等内容,对妇女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作了详细的叙述,同时还记载了许多小儿喂养和护理方法 7、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 8、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这一时期饮食营养学得代表作 9、明清时期是中国医药学深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诸多医家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探讨,提出了许多创见,大大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水平,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另一大成就为温病学说的形成,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温病学家 二、近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学文化的传人,中西文化出现了碰撞与交融,西医逐渐为广大民众所了解,这时期中医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 1:走收集继承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 如《理瀹骈文》一书 总结了数十余种中医外治法为中医护理提供了许多简便实用的操作技术。? 2: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理论科学化的思潮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促进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三、现代中医护理学得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扶植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尤其是近些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工作,积极支持和推进中医药的学术进步和发展。中医教学、科研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断得到健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促进了中医药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及条件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护理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硕士、本科、专科、中专、成人教育、网络教学、短期培训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1、20世纪50年代,北京、南京、上海等多地率先开办了中医护士学校及中医护理培训班。 1958年江苏省中医院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步中医护理专著《中医护理学》,接着修订编写了《中医护理学概要》 2、20世纪80年代初,各类各种中医护理专著相继问世 1999年以后全国各中医院校相继开始招收培养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学生,至今全国有23所中医院校开设了本科护理专业,已为社会培养了具有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两万余人。 3、2003年以后各中医院校在发展本科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相继开始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使护理人才的培养层次不断提高,培养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一批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已经活跃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各级中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