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预防诊治培训.PPT

布鲁氏菌病预防诊治培训.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种表型变异的细菌可在机体内长期存在,待环境条件改善则可恢复原来的形状。布氏杆菌有a、m?和g?三种抗原,g?为共同抗原,a、m?抗原在不同种布氏杆菌中的比例不同,如牛种菌以a?抗原为主,a:m为20:1;羊种菌以m?为主,m:a?为20:1;猪种菌a:m?为2:1。因此根据a、m抗原可鉴别布氏杆菌菌种。布氏杆菌的抗原与伤寒、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ox19等抗原有某些共同成份,在血清学试验时可发生交叉反应。 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牛奶中可存活2?天至18?个月,乳酪中存活3~12周,冻肉中可存活2~7?周,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脏器中可存活4?个月,动物皮毛上可存活1~4个月。加热60℃或日光下曝晒10~20分钟可杀死本菌,对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敏感。 布鲁氏菌形态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和卵圆形。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 三、流行病学(流行特点) 一、分布: 职业:凡是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 性别:无性别差异,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 年龄:青壮年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季节:一年四季各月均有发病,北方羊群布病流产高峰在2-4月,人间疫情发生在4-5月。 地区:牧区高于农区。 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布氏菌的宿主很多,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然而,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各种饲养动物:羊(山羊和绵羊)、牛、猪在布病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既是动物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和其他家畜居次要地位。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羊是主要传染源,有些地方牛是主要传染源。 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羊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山羊、绵羊都对布氏菌易感,感染率可高达40%以上。 装满细菌的口袋:指胎盘和流产羔羊中含有大量布氏菌。 实验布病绵羊流产后1-3个月经常在乳汁、尿、阴道分泌物中检出布氏菌。有的病羊产羔一年后,乳汁中仍带菌。 绵羊感染布病后1.5-2年,约有23%的羊能在体内检出病原体。在羊布病疫区,人群感染率可高达42%,患病率高于7%。 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牛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黄牛、水牛、奶牛、牦牛均易感染布病,牛布病阳性率可达23%以上。世界各国特别是乳牛在发达国家都曾有过布病。 在牛布病疫区,人的感染率高达30-40%,但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人仅占0.3-0.5%。 病牛主要在牛群中传播,可引起爆发性布病流产,但对人的致病意义小于羊。 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猪对布病敏感,感染率10%以上。通常由猪种布氏菌侵犯。 猪布病也是以流产为特征,从流产的猪胎儿、胎盘、羊水,甚至尿液以及公猪的精液都能检出布氏菌。 我国从接触猪的饲养员和屠宰工人检出12株猪种菌,证实了猪是不可忽视的传染源。 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阴道分泌物排出布氏菌已得到细菌学证实。国内外也报道了一些感染人的实例:有的在家中护理病人感染;有的通过性生活感染。然而,大量的病例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均为非病人传染所引起,在病人家和医院内交叉感染很少见。就人类布病而言,因动物传染而发病多见,由人与人发生传染罕见。 三、流行病学(流行特点) 二、不同疫区流行特点:由于传染源的种类、病原菌的种型、毒力和人群免疫水平不同,表现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 羊种布氏菌疫区:羊种布氏菌1.2.3生物型对人、畜均有较强的侵袭力和致病力,易引起人、畜间布病爆发流行,疫情重,大多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 牛种布氏菌疫区:牛种布氏菌毒力较弱,但侵袭力强,即使是弱毒株,也可使牛发生爆发性流产或不孕,但对人致病较轻,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病程短,后遗症少。 猪种布氏菌疫区:疫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 三、流行病学(影响流行的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恶劣、水草不足,病畜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流产,增加传染机会;寒流、酷暑,也影响人的抵抗力,容易发病。 社会因素: 1、国境检疫: 2、落后地区卫生状况不良,存在人畜混居、共用同一水源,剥食病死羔犊肉、喝生奶。 3、集市贸易活跃,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彻底的皮、毛、乳、肉大量上市。 三、流行病学(流行因素分析) 4、布病致病菌型由牛种菌转为致病力强的羊种菌Ⅰ型。 5、饲养户购入或引进牛、羊时不重视牛、羊是否健康。 6、牲畜交易市场管理混乱,造成病畜输入。 7、发现病牛、羊后处理淘汰不够及时,造成疫情蔓延。 8、临床医生误诊,不能及时发现布病疫情。 9、基层兽医工作者缺乏布病防治知识。 四、布病的诊断与治疗 1、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 2 诊断依据 2.1流行病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