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素材:榜样.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榜样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 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 一个 名字, 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 他是 89 岁高 龄的于敏。 【优秀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院士) ,89 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 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 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 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 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 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 于敏提出了从原理 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 60 年代开始, 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 此后 30 年一直隐姓埋名, 于敏 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 1999 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 2015 年 1 月 9 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 移民第一责任人 " 赵久富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 最后一次, 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 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 生放不下的, 不只是白发高堂。 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 带领村民重找致 富路。 【优秀事迹】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 18.2 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 40 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 50 年前, 为修建丹江口水库, 7 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 镇余嘴村。 2008 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 在余嘴村当了 26 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 积极配合库区、 安置区工作。于 2010 年 4 月,与 61 户村民一道, 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 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 2010 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 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 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 退伍军人, 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 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 他说服自己的爱人: “说 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 年 4 月 30 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 80 岁高堂,带 61 户村民前往 600 公 里外的黄冈。 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 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 遗憾。 2013 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 ; 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 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 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 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 带头创业 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 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高中作文 第 1 页 共 7 页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 量与江海宽。 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 自己父母也 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 40 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 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 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 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 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 27 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 希望小学。 【优秀事迹】 在“感动中国” 的历史上, 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 一是 2006 年度青岛的 “微 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 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 捐款人署名 “炎黄” ,1000 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 此后 27 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 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 ?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 \' 炎黄\' ”的牌子,当“炎黄”渐渐 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 当代表爱心的 “炎黄陈列馆” 落成,“炎黄” 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 年 11 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