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生物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第6讲 细胞呼吸 含答案.doc

2020版生物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第6讲 细胞呼吸 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讲 细胞呼吸 知识内容展示 核心素养对接 (1)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异同 (3)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 生命观念 通过细胞呼吸类型和过程的学习,建立起生命的物质与能量观和普遍联系的观点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细胞呼吸的过程,培养对问题进行推理,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酵母菌发酵实验”的活动,掌握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考点一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1.(2016·浙江10月选考)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物质① B.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大量ATP C.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H]和ATP D.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有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 解析 阶段A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其产物中无物质①CO2,A错误;阶段B为需氧呼吸的柠檬酸循环,该阶段不能产生大量ATP,B错误;阶段A和B可以为阶段C提供[H],但不能提供ATP,C错误;阶段C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所以相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 答案 D 2.(2017·浙江4月选考改编)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 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 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解析 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误;糖酵解无CO2生成,B错误;苹果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酒精发酵,C错误;人体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再利用,D正确。 答案 D 3.(2018·浙江4月选考)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乙醇发酵。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目的是使酵母菌与底物充分接触,利于发生反应,A正确;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乙醇发酵,B错误;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C正确;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CO2,乙醇具有挥发性,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乙醇的气味,D正确。 答案 B 本题组1、2题对应必修一P73~74需氧呼吸的3个阶段;第3题对应P77厌氧呼吸,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场所、过程。 1.需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 2.厌氧呼吸 3.不同生物厌氧呼吸产物 4.乙醇发酵实验 (1)取10%葡萄糖溶液注入广口瓶,置于35 ℃水浴中预热:为以后酵母菌发酵提供良好的温度条件 (2)葡萄糖溶液与酵母菌要混合均匀,混合液的体积不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3:防止培养液溅出 (3)广口瓶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为酵母菌发酵保证无氧环境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生物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解读: (1)甲、乙两图中只进行厌氧呼吸、只进行需氧呼吸及两种呼吸作用共存的对应点或段分别是什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两图中哪一点(或段)适合水果、蔬菜贮藏?请说出判断依据。 提示 (1)只进行厌氧呼吸:甲图中a、乙图中A点; 只进行需氧呼吸:甲图中d、乙图中C点之后(含C点); 两种呼吸共存:甲图中b、c、乙图中AC段(不含A、C点); 判断依据为甲图中a及乙图中A点时无O2消耗,应只进行厌氧呼吸;甲图中d及乙图中C点后(含C点),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相等,应只进行需氧呼吸;甲图中b、c及乙图中AC段(不含A、C点)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故除需氧呼吸外,还应存在厌氧呼吸。 (2)甲图中c、乙图中B点最适合水果、蔬菜贮存,因为此时CO2释放量最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最少。 真核细胞中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不 同 点 条件 需氧,需酶及适宜的温度 不需氧,需酶及适宜的温度 场所 第一阶段(糖酵解):细胞溶胶;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基质、嵴;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内膜 第一、二阶段:细胞溶胶 分解程度 氧化分解彻底 氧化分解不彻底 产物 CO2和H2O 乳酸或乙醇和CO2 能量变化 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 稳定化学能→ATP中活跃化学能+热能+不彻底氧化产物中的化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