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ocVIP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个伴随着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其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三个层面的适应与融入。当前,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之城镇居民而言明显偏低,他们尚未能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来,对自己的定位依然偏向于“过客”、“外来者”等,在心理上对自己社会身份归属的判断也依然是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外的“农民工”。为此,我们应当改革户籍制度,疏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渠道,并设立专门机构,使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化。此外,还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2010年1月31日,在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所谓“市民化”包含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狭义的市民化指农民、外来移民等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权利的过程,如居留权、受教育权、社会福利保障等;而广义的市民化还包含市民意识的普及以及居民成为城市权利主体的过程。对于农民工而言,市民化就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由从事农业到从事工业和服务业、从习惯的乡村文化到接受城市文化、从农村生活方式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从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这种市民化过程也就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   一、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及特点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调查》对武汉市江汉区、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37份,其中有效问卷211份。调查表明,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年龄相对较小,教育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其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也同老一代农民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同土地与乡村生活的联系弱化。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长久以来农民对土地都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一点在老一代农民工身上依然有着明显的体现,而新生代农民工同土地和乡村生活的联系已经明显弱化。调查显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多少种地和务农的经验,在进城务工之前,他们当中有的在乡镇企业工作(15.3%),有的在学校读书(42.7%),真正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数比例仅有20.4%。由于缺乏直接务农的经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土地已经没有传统农民那样深厚的依赖之情,土地对他们而言已并非唯一的谋生手段。在调查当中,认为土地“很重要”的人数比例仅有19.1%,29.5%的人认为家乡的土地“有比没有好”,还有44.9%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家里的土地“可有可无,无所谓”。这些数据说明,较之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更少受到土地的束缚,农业生产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之来到城市以后,同土地与乡村生活的联系又进一步弱化,这些都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愿意也更加容易接受了城市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有利于他们城市融入的进程。(2)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较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总是产生于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时,生活条件还极为艰苦,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满足温饱等物质生活需求上;而“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比起父辈已有较大改善,再加之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文化程度、更强的自我意识和更为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因此,对于新一代农民工而言,城市已不仅仅是获取工资的地方,他们还希望在城市中实现理想和自我价值,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在本调查当中,当问及“对今后生活的打算”时,40.7%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留在武汉,成家立业”,20.2%的人选择了“回老家成家,再找合适的工作”,8.9%的人选择了“去其他城市发展”,其余30.2%的人选择了“说不清”(17.8%)或者“没考虑这个问题”(12.4%)。(3)社会身份认同处于城市和乡村间的真空地带。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城市工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户口在农村,却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他们既不是传统的农村人,也不是正宗的城市人,这种身份与职业的错位难免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危机。首先,从与乡村的情感联系上说,第一代农民工生长于农村,在家乡有着稳定的人际圈和情感纽带,他们在心理上认同自己“农民”、“农村人”的身份,虽然身处城市,但精神上仍以乡村为归属。而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生活的时间不长,对“农民”的身份以及农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