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公报 湖南农业大学 唐玉.doc

湖南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合集《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公报 湖南农业大学 唐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公报 湖南农业大学 唐玉凤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其它教育类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针对职技高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欠准确、培养规格欠科学、课程设置欠合理、中高职教育重复或脱节等多方面的问题,采取了立体的、多元并进的研究思路,在探讨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模式:即多维结构的综合培养模式、以创新素质为重点的能力培养模式、多元主体的德育模式;创新了和此相适应的“三个体系”,即突出特色的课程体系、动态开放的评价体系、以“质”致胜的保障体系。这些成果已使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构建了“三个模式”:多维结构的综合培养模式、以创新素质为重点的能力培养模式、多元主体的德育模式。 (一)多维结构的综合培养模式 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其相关因素构成 (如图所示)。过去的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本课题改革了传统的培养模式,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多维结构模式,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1.培养方向维??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职技高师人才的培养方向主要指向三个方向,即 ①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近五年来,我们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输送毕业生1500余人。 ②为社会培养技术使用型人才。在最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滑坡、师资需求量较少的情况下,我院共为各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上500名高级技术使用型人才。 ③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学历的专业课教师。从2000年开始,我们开始“4+X”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本科段引导学生向学术型方向发展,应届生考上教育类研究生20多人,招收中职研究生近200人,目前有近100名中职研究生充实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其中绝大多数到了高职学院任教。 2.培养规格维??人才培养规格应具有“双师型”或“技能型”特点,其质量取决于学生所具备的复合知识、职业能力和人格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注意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面,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近五年有1000余人次获得校级以上的各种奖励,居全校16个院(部)之首。 3.课程设置维??在社会对职技高师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将课程设置紧贴市场,采用灵活的知识模块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①中职师资人才知识模块(图示模块1):这一知识模块主要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类课程及教育类课程三大类;适量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和教育类课程学时,如增加《职业教育教学法》授课学时和技能训练环节,突出其“职业性”和“师范性”。 ②技术使用型人才知识模块(图示模块2):这一知识模块是在中职师资人才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使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类课程以及实践性课程三大类。对这类学生免除了教育实习和教育论文环节,增加了专业实习和专业论文环节,突出其“职业性”和“技能性”。 ③高职师资人才知识模块(图示模块3):这一知识模块是为高职教育培养高学历的职技师资。这类知识模块的设置从整体上强调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同进分两种情况进行定向培养:一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导师制,通过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跨校听课等途径,引导学生向学术型方向发展,毕业后直接参加职业教育研究生测试;二是对综合素质较好且打算直接去职业学校就业的学生,则在强调教育类课程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他们教师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其实践环节到职业学校第一线去完成,对其优秀骨干分子进行跟踪联系和指导,引导他们参加中职研究生的测试。 通过多维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学生的素质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学生就业目标定位更加科学合理,课题实施以来,共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和输送专业课教师达1500余人,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使用型人才500余人,定向培养准备参加教育类硕士研究生测试的优秀本科生100多人,其中20多名应届生考上了教育类研究生,近100人工作一段时间后考上了中职硕士生,其中40多人已毕业到各个职业学校任教,绝大多数到了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有关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论文已分别发表在《高等农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等国家级学术刊物上。 (二)以创新素质为重点的能力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开展了大量的以创新素质为重点的教育活动。 1.成立大学生创新组织机构。 ①以学院领导为主体的创新领导小组。该组为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48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