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园地习作一(完美版)精编版.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的体力一点点的下降,可是兴致却一点不缺,我们边走边玩边休息,好不快乐。坐在台阶上享受着自然风的魅力,抬头,从树叶的缝隙间看到还不及巴掌大的天空,蓝的惊心!天空中偶尔有一朵白云飘过,美丽无比。 终于,我们爬着爬着向上看已经看不见台阶了,大家都以为已经爬到了最顶端,我们激动地两步化作一步,“嗖嗖”的爬了上去。才发现我们已经把山峰踩在了脚下,透过树木的夹缝,可以看到其他的山,天上朦胧的雾气和山上翠绿的树木。我们原本以为已经到了山的尽头,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慢慢往前走着,忽然眼前豁然开朗谁都没有想到在这深山之中,竟有一个平台,上面竟然住有人家,还有一座庙,再看看周围没有一个人,说明我们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这让我一股骄傲感油然而生! 这个暑假真是开心,我喜欢游花果山。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神奇的自然王国中一员了,你们就是那可爱又顽强的蚂蚁,那孤独又友善的老蜘蛛,那从地上到天上又到地上走一遭的小水滴。来,拿起你们的笔,把你们经历中最精彩的片断写下来。 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参考题目: 1我是一棵××树 2小树与鸟的对话 3雪的自述 4美妙的大自然之声 5蟋蟀在唱歌 6听雨 7树叶的故事 8游××× 9、暑假里的一件事   (3)习作要求。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进行习作。 (2)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我发现这一组课文中,有几篇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达上很有特点。同样是描写大自然,《山中访友》《山雨》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桂林山水》等很不一样。 对。《草虫的村落》在这一方面也很突出。读这样的课文,我觉得自己好像是大自然的一员,在跟大自然对话。我也想同作者那样,去融入大自然感受一下。 我在课外阅读中也读到过这样的文章……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景的文章,读后,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写景的文章都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是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体会到景物的壮观与美丽。 而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山中访友》,山雨》这两篇课文,不仅有作者对景物的真是描绘,更加入了作者其它的想象,使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山中访友》一文中,作者把老桥、鸟儿、露珠等当成自己的朋友,并与他们亲切交谈,交流心声,作者笔下的事物全都顿时有了生命,变得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 落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高尚的情操更能感召年轻一代。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张维屏 造物即造物者,指天,诗意为:天没有言语却有情意,每当寒冷过去便让我们觉得春天已来临。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天晚上,我格外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透过绿色纱窗传来春虫的叫声。 唐、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人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用笛子吹奏的《折杨柳》的曲调,于是感慨道: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 南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