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导流施工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 2 施工导流 2.1 导流标准 本电站工程规模为中型,属三等工程,主要永久性挡水及泄水建筑物为Ⅲ级建筑物,根据部颁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为Ⅴ级,因此根据规范对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划分,选取5年一遇重现期洪水作为导流设计标准。 2.2 坝体施工临时度汛标准 施工期间当坝体高度高于围堰后,其临时度汛洪水标准根据部颁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表2.2 混凝土坝当库容≥1.0亿m3,按全年P=2%频率流量设计;0.1<库容<1.0亿m3,按P=5%频率流量设计;库容<0.1亿m3,按P=10%频率流量设计。 2.3 导流方式及导流时段 2.3.1 导流方式 由于河床狭窄,两岸较陡,洪枯流量变幅较大,不具备分期导流及明渠导流条件,因此选用断流围堰,隧洞枯期导流方式。 2.3.2 导流时段 导流时段选择原则是导流工程费用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基坑施工期最长,经比较分析选定11月6日至次年5月25日(六个月两旬)作为枯期导流时段,相应导流流量为466m3 2.4 导流程序 根据坝址所在河段的地形特征和水文特点选定枯水期右岸导流洞导流,汛期基坑过水的导流方式,后期坝体予留缺口实现全年施工。导流程序如下: (1) 筹建年11月初~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导流洞施工及两岸坝肩开挖,为第一年11月上旬截流创造条件。 (2) 第一年11月6日~第二年5月25日,主河道截流,堆筑围堰,同时进行基坑开挖及浇筑垫层砼,隧洞导流,导流流量为466m3 (3) 第二年5月26日~第二年11月5日,围堰过水,基坑淹没,导流洞与基坑联合度汛,大坝停止施工。 (4) 第二年11月6日~第三年5月25日,继续坝体砼浇筑,坝体中孔在汛前已施工完毕。5月25日前坝体升高至868.00m (5) 第三年5月26日~第三年11月5日,本汛期度汛按频率p=5%全年洪水标准设计,相应流量为3370 m3 2.5 导流设计 2.5.1导流建筑物设计 2.5.1.1导流洞设计 (1) 工程地质及洞线布置 根据枢纽布置和河谷地形特点,同时考虑两岸地质情况,将导流洞布置于右岸是合适的。 导流洞位于坝址右岸,主要穿越栖霞组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灰岩及部分裂隙带。进口0-006.17~0+017.00m桩号段及出口0+411.00~0+446.00m桩号属于Ⅳ类围岩,由于边坡裂隙发育,边坡稳定性较差,建议清除上覆覆盖层。隧洞0+446.00~0+503.57m 埋深0~17m,隧洞埋深较浅,上部又有崩塌堆积体,受裂隙影响,围岩稳定性差,属Ⅳ类围岩,出口穿过S2暗河,可能会产生岩溶涌水,建议进行明挖处理。隧洞0+017.00~0+411.00m桩号处地下水位变动带,可能发育溶洞;该段岩体属微新岩体,呈中厚层至厚层状结构,完整性好;洞向与岩层走向大角度相交,围岩基本稳定;属Ⅳ类围岩,受裂隙影响,局部可能有小型不稳定块体。Ⅱ类围岩洞段长396m,占87.6%(隧洞长按不计明挖段的452m计算,下同),Ⅳ类围岩洞段长56m,占12.4%,Ⅳ类围岩洞段需进行支护处理。 由于坝址所在的河段较直,导流洞在平面上两次转弯,从进口至第一个转弯点轴线走向为S82.8?E,转弯半径为80m,第一个转弯段终点至第二个转弯段起点洞轴线走向为S62.2?W。转弯半径为70m。从第二个转弯段终点至出口洞轴线走向为S17.2?W。进、出口围岩厚度均大于1.65倍洞宽,洞身埋深大于2.5倍洞宽。导流洞洞长为446.00m,底坡为2.242‰。 (2) 导流洞进出口型式选择 ① 导流洞进、出口底板高程的确定 导流洞进、出口高程主要考虑截流难度,尽量减少导流洞进、出口明挖,使导流洞进出口高程高于常枯水位线,从而使进出口施工少受河水影响等因素,将导流洞进口高程定为801.00m,出口高程定为800.00m。 ② 导流洞进、出口形式选择 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无法修建交通通道至导流洞进口,所以在进口明渠段设置导流洞闸门井和喇叭口的难度极大。为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高导流洞泄流能力,避免气蚀的发生,导流洞进口0-006.17~0+000.00m桩号左右边墙向河床扩散,扩散角为5?,顶拱斜率为0.2。出口扩散角为5?。 ③ 导流洞闸门井设计 导流洞闸门井设置于导流洞桩号0+041.77m处,井顶高程为823m。闸门的运输及安装均由导流洞施工支洞进入。 = 4 \* GB3 ④ 导流洞断面设计 导流洞断面设计为城门洞型,主要考虑如下因素:①导流洞在大部分时间内均为无压流运行,门洞型断面可以获得较大的过水断面;②门洞型断面的边墙、底板均为平面,便于开挖控制,底部较宽,施工场地较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