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样骨囊肿概述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脉瘤样骨囊肿概述;现病史:患者,女性,62岁,跌倒致右侧肢体疼痛2月余,伴右大腿后侧放射痛,休息后好转。 查体:右侧髋关节右大腿上段轻度压痛,活动受限,未扪及骨摩擦感,右股骨中段见扪及一包块,约3cm*4cm,边界清,活动度可,无压痛,质软,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  血常规、生化系列基本正常 肿瘤全套:铁蛋白:225.2ug/L(13~150);AFP、CEA、糖类抗原系列均正常;右股骨X线正侧位;右大腿MRI平扫+增强;冠状位平扫+增强;冠状位T2压脂平扫;横断T2压脂平扫;横断、矢状位增强;;病理结果;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骨的良性囊性病变,它既不是肿瘤也不属于囊肿,约占全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1.44%,好发于 5~ 20岁之间的青少年,约1 /3的 ABC继发于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等 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外伤等原因引起局部血流障碍,静脉压力升高,血管扩张,使局部产生骨质吸收、修复等;好发部位:长骨干骺端(可穿越骺板),也可发生于骨干;多见于股骨上端、椎体及附件 临床表现:四肢骨和胸骨——局部疼痛,可合并病理性骨折;脊椎——腰部疼痛和僵直,可出现神经压迫症状,甚者可出现截瘫 病理改变:充盈血液的囊被结缔组织间隔分隔,周边被覆一薄层反应性骨壳;囊状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常向软组织膨出 囊腔内部表现多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出血 多呈单纯囊性区域 ,也可呈不均匀密度(信号)区域 病灶分叶,边缘硬化 :周边T1T2环状低信号 病灶内纤维组织及骨嵴分隔:内部T1T2多发条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分隔强化 ;囊腔内上方浆液成分与下方的细胞成分形成液-液平面:MRI上方高信号,下方相对低信号,相对CT显示优 ;; 其他常见膨胀性骨肿瘤有哪些? ;相同点:膨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质破坏,轮廓完整 不同点: 骨巨细胞瘤 ABC 好发年龄 30~40岁成年人 5~20岁青少年 好发部位 骨骺愈合后骨端 骨骺愈合前干骺端和骨干 生长方式 横向生长 纵向生长 病灶内部 骨嵴投影的假分隔 纤维性或骨性真分隔(CT) 边缘情况 不锐利,无硬化边 锐利,有硬化边 液-液平面 一般不出现 常出现 ; 其他常见膨胀性骨肿瘤有哪些? ;相同点:与外伤有关,膨胀性、囊性骨质破坏,可为多房性,好发于干骺端和骨干,边界清晰锐利,病灶长轴与骨干长轴一致,其内有时可见液-液平面 不同点: 骨囊肿 ABC 边缘情况 边缘光整,不分叶 分叶 病灶部位 中心居多 偏心性居多 生长方式 不跨越骺板 可跨越骺板 ; 其他常见膨胀性骨肿瘤有哪些? ;相同点:膨胀性改变,边缘光整硬化,可合并病理性骨折 不同点: 骨纤 ABC 病理改变 纤维组织取代正常骨 充满血液多囊病灶 T2混杂信号 液性信号 病灶内部 条状骨纹和斑点状钙化灶 结缔组织分隔 强化方式 中央强化或边缘强化 周边和分隔强化 ;年轻患者,有外伤史,病情进展较快 (最长半年) 膨胀性病灶具有薄的低信号边缘 与毗邻软组织分界光整 病灶内分隔,分隔强化 分叶状的病灶和病灶内液 - 液平面; 谢 谢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