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作者 巫昌祯 第一章 婚姻家庭原理.pptVIP

婚姻家庭法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学课件 作者 巫昌祯 第一章 婚姻家庭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婚姻家庭原理 本章重点 第一节 婚姻家庭的理念及属性 第二节 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学习本章应了解和掌握婚姻家庭的基本理念、属性及婚姻家庭制度的演进发展。掌握婚姻家庭的概念、基本职能和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了解婚姻家庭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特点以及其作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制度与经济基础和其他相关上层建筑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婚姻家庭法律做好理论准备。 第一节 婚姻家庭的理念及属性 一、婚姻、家庭概念与性质 (一)婚姻概念 1.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 2.男女两性的结合须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 3.婚姻是双方具有夫妻身份的结合。 (二)婚姻性质 1.统一体说。 2.契约说。 3.伦理说。 4.信托关系说。 5.制度说。 6.身份关系说。 (三)家庭概念 家庭是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 位。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家庭是一个生活单位,具有同财共居的特点。 2.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构成,相互间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四)家庭职能 1.经济职能。 2.生活职能。 (1)同居职能。 (2)生育职能。 (3)教育职能。 3.扶养职能。 二、婚姻家庭关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一)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 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男女两性的差别和人类的性本能,是男女结合的生理基础;②通过生育而实现的种的繁衍是家庭在生物学上的自然功能;③家庭成员间的血缘联系及因此联系而产生的亲属团体,是客观自然形成的生物联系。 (二)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 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即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的社会力量及婚姻家庭所包含的社会内容。 1.社会性是人类的根本属性。 2.社会性是人类婚姻家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因。 3.婚姻家庭是一定社会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的统一。 第二节 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 一、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反映,并以行为规范的形式对其予以确认和保护。在阶级社会,由统治阶级所制定的法律是阶级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 (一)婚姻家庭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婚姻家庭制度,但婚姻家庭制度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力。 (二)上层建筑诸部门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和制约 婚姻家庭的发展与演变受到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化与风俗习惯等上层建筑诸领域的影响与制约。 1.婚姻家庭制度与政治、法律制度。 政治制度决定婚姻家庭制度,而婚姻家庭制度又为政治制度服务。 2.婚姻家庭制度与宗教。 宗教对婚姻家庭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不仅表现在宗教的教义中包含着婚姻家庭关系的内容,而且还表现在有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婚姻家庭的立法和司法权直接操纵在教会手中。 3.婚姻家庭制度与道德、风俗习惯。 在道德规范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行为规则。 二、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 (一)群婚制 群婚制是原始社会中一定范围内的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1.血缘群婚。 血缘群婚又称为血婚制或血缘家庭,是群婚的低级阶段,与原始社会蒙昧时期的早期阶段和中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血缘群婚制产生了人类婚姻史上的第一个禁忌,与杂乱性交关系相比,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大进步。 2.亚血缘群婚。 亚血缘群婚制又称为伙婚制或普那路亚家庭。亚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 亚血缘群婚排除了同辈旁系血亲间的通婚,是人类婚姻史上的第二大进步。 (二)对偶婚制 对偶婚制又称为对偶家庭,是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关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主妻与主夫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两性同居关系,同时,又可以与其他异性发生关系。对偶婚制作为原始社会晚期的主要婚姻形态,是集团婚向个体婚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与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对偶婚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通婚范围逐渐缩小。二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三)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是在对偶婚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夫一妻制的确立,是私有制的产物。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一夫一妻制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必然产物。 3.实行一夫一妻制,才能确保妻子生育出确凿无疑的丈夫的子女,以达到继承其遗产的目的。 三、文

文档评论(0)

时间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