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专题强化———散文阅读散文常见题型一、文章整体结构和思路题二、句段结构作用三、概括主旨(中心意思)四、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五、散文艺术技巧一、文章整体结构和思路题1.线索题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①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②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④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例:(《水乡戏台》祝勇) 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答: (1)戏台。(2)作用:以“戏台”为线索,串联全文,便把生活中的戏台与历史中的戏台呈现出来,彼此浑然一体;以“戏台”为线索,更好地展现戏台的地域、文化、历史特征,揭示戏台内涵的丰富性。2.梳理行文思路题答案组织一般模式为: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有线索,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或者要求梳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理)变化3.分析构思特色题(1)线索特点及好处。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③揭示主题; ④使行文富于变化。(2)思路特点。 主要有先总后分、先抑(扬)后扬(抑)、前后对比、先实后虚、逐层深入等。(3)叙事特点。 ①叙述人称,尤其关注第二人称的使用及好处:拟人化,便于对话与抒情,拉近与读者距离。 ②叙述方式:顺叙,使结构清晰;倒叙,巧设悬念,吸引读者;插叙,使行文活泼,富于变化。(4)详略繁简。 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何处用繁,何处用简。使叙事回旋委曲,错落有致。(5)段落特点。 开头,由虚入笔,逆向起笔;中间,衬托对比,虚实相映;结尾,以景结情,直抒胸臆。二、句段结构作用1.开头句段的作用(1)点明标题,开门见山。(2)引起下文。有一些文章开头虽不直接点题,但能引起下文。或连续发问,发人深省,引发读者兴趣;或埋下伏笔,暗示下文呼应;或设置线索,暗示下文贯通;或设置悬念,暗示下文解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结尾。(3)奠定基调。有的文章开头即展现思想深沉或情感饱满的特点,比如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感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4)正反铺垫。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但开头不直接写这些内容,而先去写别的人、别的事或别个道理,这样就从正面或反面为要写的人、事、理作了烘托、陪衬。这种方法叫铺垫。无论是正面铺垫还是反面铺垫,其作用都是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反面铺垫又叫对比。例:(冯骥才《墓地》):分析文章开头“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这句话的作用。答:①议论起篇,写出作者对死亡的认识;②引出下文对外国墓地的描写。2.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转换(折)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折);总领(引起)下文的作用。例:(2016·天津)彭程《在母语的屋檐下》)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3.结尾句段的作用(1)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2)结尾句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3)结尾句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4.插入段的作用 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5.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句段作用答题角度(1)答题角度①内容、主题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在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②结构、思路结构角度可考虑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还可以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③表达效果a.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使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则要答出表达效果。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这一点应视具体句段而定。b.读者情感(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上述角度有关涉就要分析归纳,没有关涉就不必强答。句段作用答题模式①结构类: a.开门见山,总领下文。 b.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呼应下文……;奠定

文档评论(0)

燕虞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