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气质及其建构.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别气质及其建构 主讲人:柳莉 小结 性别气质 ——sex gender ——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 社会性别的社会化 ——社会化及性别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性别社会化的研究 大众传媒的性别建构 ——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媒体性别歧视的影响 在故事和图画中,男性比女性扮演的角色分量要大得多,比例高达11比1。而如果考虑动物中的社会性别认同比,则比例更达95比1。 男性的活动与女性也不一样。男性从事更具冒险性的探索,进行户外活动,要求独立和力量。而在出现女孩的地方,就会被描绘为被动的,基本上限于室内活动。 女孩为男孩烧水做饭、洗衣扫地,或者就是等着他们的归来。 故事书里所体现的成年男人和女人也基本如此。 在所分析的书中,没有一位女性在家庭外面有一份职业。与此相反,男性都被描绘成战士、警察、法官、国王等等。 更晚近的研究表明,情况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儿童文学的主体基本上还是一样。 《怪物史瑞克》颠倒了人们心目中关于王子与公主的经典形象。 3、语言 儿童学习到的符号,比如男孩、女孩、男人、女人、爸爸、妈妈帮助他们范畴化,从而构建对性别最基本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有关角色语言在儿童对性别学习中的问题是语言中含有对性别的内在偏见。这种偏见反映了蔑视女性和文化的性别刻板化。如man/woman, history等。 大众传媒的性别构建 看几段电视广告,进行总结。 大众传媒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电视、报纸、电影、杂志、广告、电子游戏、光盘、互联网等。这些之所以被称为大众传媒,是因为它们触及大群受众,即包括庞大人群的受众。 社会性别研究关注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关系模式和性别气质模式如何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两性关系。 1、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非常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所刻画的男性和女性数量上不成比例, 所描述的两性性别化特征,与男性相比女性 角色表现出的局限性,可供女性选择的职业 数量稀少,以及在两性相关联的不同的身体 特征。 (1)漫画 在漫画中,男人和女人的形象仍遭到严重的扭曲,男性无论是作为主角还是配角,在漫画中出现的频率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大量的职业形象都是男性。 (2)新闻报道中的女性 女性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几率少于男性。 无论在大报还是在小报中,女性被以负面形象呈现的比例大于男性 。 新闻媒体对政坛中的女性更是分外苛刻。 新闻报道对男性和女性是区别对待的,无论这些新闻报道的主题是什么,其在论及女性的外貌和衣着方面远远多于男性。 (3)荧屏中的性别歧视 男性的出镜频率大大超过女性。 女性角色的年龄比男性角色平均年轻10岁。 这种年龄差距在另一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灰白头发的男性大约是灰白头发女性的4倍。 BBC让资深女主播下岗被指性别歧视 上图:斯图尔特曾经是BBC的红牌女主播  电视业歧视年长女性   斯图尔特下岗一事,掀起前所未有的批评浪潮。一众英国资深主播与议员纷纷加入谴责BBC的行列,认为此举凸显电视行业歧视年长女性的风气根深蒂固,是一味吸引年轻市场而忽视中老年观众的又一体现。BBC广播四台《今日》主播、64岁的汉弗莱斯直言:“在新闻及时事主播中,脸上有皱纹的女性较男性少得多。” 有一项研究分析了在40个音乐电视节目中出现的男女角色,男性角色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侵略性和支配性,而女性角色则更多成为直接的、含蓄的和具侵略性的求欢行为的对象。这些角色似乎向观众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即浪漫、性诱惑和暗示性性行为是唯一重要的人类行为。 电视广告中的性别歧视倾向比其他节目更严重,女性在节目中穿着诱惑性装束的比例是男性的4倍,并且这些性别歧视存在于不同文化之中。 通过对多国的研究发现,广告中的女性人物比男性年轻,而且也都是以传统的家庭角色出现。 (4)杂志广告中的性别歧视 随着女性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 广告开始在家庭之外的工作场景中表现她 们。但是虽然许多杂志刻画的女性大部分都 有一份全日制的工作,但是,她们从事的大 多是传统的职业。并且,这一趋势也被湮没 在展示女性装扮和性感的潮流中。 (5)面孔原则与身体原则 性别偏见还会体现在两性形象的呈现方式和内容上,女性和男性形象在视觉图像中的成体系的差异已经在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这种差异现象被称作面孔原则(faceism)。 面孔原则通过衡量女性和男性出现在图像上的头部/身体的对比尺寸,来决定相对的面孔突显指数,这一指数从.00(没有面孔显现)到1.0(只显现面孔)不等,指数越高,头部相对于身体的突显程度越高。(“面孔原则”这一术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性别歧视主义偏见,男性的面孔原则实际上映射出了女性的身体原则。) 女性与男性在图像中的差异存在于多种文化中,并具有延续性。一项对11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