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和保育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ppt

学前儿童卫生和保育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 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科学的分析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掌握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评价。 第一节 幼儿生长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概念 生长:是指有机体的细胞繁殖(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部分、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 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在功能(包括心理及智力)方面的变化,也就是指质的变化。 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特点 (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小儿出生,在母体子宫内约经过280天(约40周),称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 (三)婴儿期:也称乳儿期,指出生后28天至满一周岁。也有人把2岁内的小儿泛称为婴儿。 (四)幼儿前期:1~3岁,也称“先学前期”。 (五)幼儿期:3~6岁,也称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从6~7岁入学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 第二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由不明显的细小的量变到突然的质变的复杂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特点,各阶段按顺序衔接着,不能跳跃。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程序性 (一)头尾发展规律 (二)正侧发展规律 (三)生长发育的比例 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一)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均衡 生长发育的速度呈波浪式,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有时快,有时慢。 身高、体重的突增期是什么时候? 胎儿期到1岁,青春期; (二)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优先发育;淋巴系统在早期高速发育;生殖系统迟发育。 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符合正态分布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在生长突增期间变异幅度较大,一般符合生物学上的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即“钟”形或者说倒“U”型曲线。 五、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是密切相关的。 追感性生长 儿童患病、激素缺乏或饥饿时,生长变慢,一旦疾病痊愈,饥饿消除,激素水平正常,生长即可追歼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生长轨道上。这种现象称为“追赶性增长”。 生长关键期 如果生长的关键期受影响,则可能导致持久性生长障碍。如:6-7个月的小儿应给予固体食物而不供给,以后吃固体食物就会增加许多困难。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 儿子成人时的身高(cm)=(父身高+母身高)/2×1.08; (二)非遗传因素 如孕期状况,药物的使用和性别等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亦产生重大影响。 二、环境因素 (一)营养 (二)体育锻炼 (三)疾病 (四)生活作息制度 (五)气候和季节 (六)环境污染 (七)社会、家庭 第四节 评价生长发育的几项常用指标 一、 常用的评价指标 (一)形态指标 1.身高(身长):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 2.体重:是指人体的总重量。 3.头围:表示颅及脑的大小与发育情况。 4.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与发育情况。 5.坐高: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文档评论(0)

189****1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