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5 页至第8 页,答题纸第1 页至第4 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在答题纸第1、3 页左侧密封线内书写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的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8分) 一、阅读《卫风·氓》,完成1~5题。(每题2分,共10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耽搁 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渐:打湿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宴:快乐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中的“愆”意为“拖延”,与“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惹祸招愆”“闭门思愆”中的“愆” 意思均不同。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与“将进酒,杯莫停”中的“将”均为“请求”,与《窦娥冤》中“遇时节将碗凉浆奠”的“将”意思则不同。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与“毫厘不爽”“屡试不爽”中的“爽”均为“差错”,与“神清气爽”“心情不爽”的“爽”意思则不同。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与“烟涛微茫信难求” 中的“信”均为“真诚、诚实”意,与“低眉信手续续弹”中的“信”意思则不同。 3.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尔卜尔筮”中“卜”“ 筮”均为一种占卜,古代民间遇事常用卜筮预测吉凶,而军国大事则常借助《易》卦或占星来预卜 。 B.“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的“三岁”为虚指,意为“多年”;此外,“三杯两盏淡酒” “白发三千丈”中的数字也是虚指。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中的“德”指“三从四德” ,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总角”指少年时代,此外“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4.下面对《氓》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叙事诗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讲述少女被一青年男子追求,两人终于结成夫妻,她甘贫操劳,最后却被丈夫休弃归家。 B.此诗通篇只采用比兴手法。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既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更是两人的爱情由盛到衰的象征。 C.婚前婚后的氓对比鲜明。从“氓之蚩蚩”到私欲满足的“至于暴矣”,乃至朝三暮四后的“士贰其行”,表现了氓的始乱终弃。 D.《氓》这首诗同大多数的《诗经》中的四言诗一样,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回环跌宕的结构,注重重章叠句。 5.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 )? A.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 终岁不闻丝竹声? 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二、阅读文字,完成6~16题(6~14题18分,每题2分;15、16题共8分) 正如杜甫所感慨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不管政绩如何,文字足以成全一个人的千古美名。古来王侯将相数不胜数,状元、榜眼、探花更是多如牛毛,而青史垂名的却是那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范仲淹即是其一。 ?说到范仲淹,不能不提他那电光石火般的“庆历新政”。宋真宗与契丹签订了澶渊之盟,使黄河以北的战事消弭(mǐ);不过,按下葫芦起了瓢,与西夏之间的西北战事开始成为北宋王朝的一块心病。战事一开,本来冗官就多、财政负担就大的北宋更是【捉襟见肘】,各地更是盗贼四起,危机四伏:宋仁宗很着急。虽然在太祖 “不得杀上书言事之人”的圣谕荫(yìn)庇之下,奏折如雪片一般飞向朝廷,却很难觅得个“定海神针”类的妙计,这时候宋仁宗想起了范仲淹,急召其入京主持大局,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戍边,有《渔家傲 秋思》一词为证。 ?宋仁宗把范仲淹等人召去议事,介绍了一下国际和国内的严峻形势,然后问:怎么办?其他人都抓耳挠腮,一愁莫展,范仲淹则不然,一夜之间,《答手诏条陈十事》便脱了稿。 ?宋仁宗展开一看,不禁喜上眉

文档评论(0)

159****6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