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检测.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 吉少灵 药剂科 (一)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1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根据WHO的定义,我国将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定义为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概念 副作用(Side effect) 是指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毒性作用(Toxic effect) 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出现的毒性反应。因服用剂量过大而发生的毒性作用,不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后遗反应(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但生物效应仍存在。 变态反应(Allergic effect) 药物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根据其变态反应发生速度不同,分为速发型(Ⅰ、Ⅱ、Ⅲ型)和迟发型(Ⅳ型)两类。 继发反应(Secondary effect) 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如二重感染(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菌群失调。 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Idionsyncratic reaction) 指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反应。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伯氨喹啉发生溶血症。 三致作用(致癌、致畸和致突变) (二)、?? 为什么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1.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的1/3死亡病历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所致。我国人口众多,使用药品的机会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也高,由于我国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药品能带来不良反应的概念还不十分清楚,加上客观上医护人员的素质和诊治疾病的能力有限,误诊误治、不合理用药甚至滥用药品现象相当普遍。即使发生了ADR也不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一些国家的统计资料看:住院病人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有5%的住院病人是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的。我国尚未做过类似统计,但估计数字不会低于国外。国内外曾经发生的令人震惊的重大药害事件,如1961年首先在德国发现“反应停引起海豹儿”;1922年在欧洲发现并于11年后证实“氨基比林引起粒细胞减少症”;1982年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四咪唑引起迟发性脑病”;以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药物致聋、精神药物成瘾等,引起了发达国家的警觉,从六十年代起先后开展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避免和减少药害蔓延。我国在这方面比国外至少落后二十年。 2.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根据WHO和其它国家调查的结果测算,我国每年5000万病人住院,其中至少250万人与ADR有关,50万人属于严重反应,这部分人每年可引起19万多人死亡。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必要性 1.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1)病例少。Ⅰ期临床试验20~30例,Ⅱ期 临床试验100例,Ⅲ期临床试验300例以上; (2)研究时间短,观察期相应较短; (3)实验对象年龄范围窄。上市前药品不具备 在特殊患者人群(如老年、儿童患者)中使用的经验; (4)目的单纯。观察指标只限于试验所规定的内容,未列入试验内容的一般不予评价。 所以,新药的有效率、长期效应、不良反应、新的适应症,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可影响药效的多种因素,在药品上市前均缺少研究。 4、医疗费用增加带来经济上重大损失 WHO:由于ADR住院患者10~20%,其中死亡5%;不发达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美国:有2.5亿人口。住院患者严重ADR6.7%,死亡0.32%;占死因第4位,仅次于心脏疾患、癌症与中风。由药源性病症带来的损失高达$760亿; 英国:有5000万人口,每年用于救治ADR受害者的费用可达26亿英磅,约合$39亿。 中国:预计20~25万人死亡;增加医疗费¥40亿。 (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1.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原则 可疑即报,报告者不需要待有关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肯定后才作呈报 2.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范围 (1)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所引起的所有不良反应。(2)上市5年以后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 医 护 药 师 师 师 (四)ADR的药理学分型 可分为 A 、B、C三型 (1)A型 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的,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