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的原则及要求.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 十、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一、配餐原则 1、配餐的目的 使人体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 素,同时防止能量和营养素摄入过 量,达到平衡膳食的目标。 2、以《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参考标准。 * 3、配餐要求 1)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黄帝内经》记载: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2)多吃水果,蔬菜、薯类。 3)每天吃奶类、豆类及豆制品。 4)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 5)早餐:干湿结合,荤素结合,品种多样。 6)中、晚餐 主食:品种多样,粗细结合。 副食:品种多样,荤素结合,干稀结合,避免重复。 十、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 4、配餐原则 1)保证营养平衡 食物之间的搭配要合理,主副食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 2)合理的膳食制度 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的餐次间隔和餐次比例。 3)合理的烹调方法 少油、少盐、无味精、鸡精,低温、中小火烹调,多蒸、炒 拌,少燻、炸、腌、烤。 4)兼顾饮食习惯和食忌 在不违反营养学原则的前提下,照顾就餐人员的饮食习惯。 5)结合市场供应。 6)兼顾经济条件。 十、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 营养指导对象:个体或人群。 营养指导过程:充分考虑饮食行为、相关的影响因素; 营养配餐: 根据个体或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 选择各类食物,以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且要考虑选择合理的食物加工、烹调方法和饮食制度。 营养配餐要充分考虑到饮食行为的因素: 十、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 二、饮食行为 1、饮食行为:指受有关食物和健康观念支配的人们的摄食活动,包括食物的选择、购买、如何吃、在哪吃、和谁吃、吃多少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营养素的摄入,从而对营养和健康产生影响。 2、正餐:一般指早(6—8点)、中(11:30—13:00)、晚(5:30—7:30)三餐。 3、零食: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食物或饮料(不包括水)。可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和营养素。 4、在外就餐:是指不在家中进行食物制作、烹调,而且在其他场所进食的就餐方式。 在外就餐,脂类摄入过多,易造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加。 十、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 5、食物的社会作用 A、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食物是建立相互关系的的方式。 B、表示社会地位:吃稀有的、昂贵的食物。 C、作为群体特征:以地区、语言、种族、或信仰来划分。 饮食行为还有其连续性。 移居到其他地时,还会继续保持传统饮食习惯、口味和烹调。 D、纪念特定事件:如吃元宵、粽子、月饼等。 E、象征意义:如吃年糕,表示年年高升,发菜代表发财新娘 吃枣、花生代表祝愿早生孩子等。 F、作为“奖罚”的一种手段:给孩子在学习上给予食物的奖 励和惩罚。 十、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 三、影响饮食行为的因素 1、食物喜好 2、营养观念、知识:往往片面重视某一食物的“进补功效”, 而对现代营养学的合理营养知识缺乏了解。 3、可获得性:生产层面有无食物提供(食物可获得性取决 于食物的生产,食物生产又受环境、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层面上(文化层面上的食物可获得性是指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 惯等社会文化的因素)能否选择某一类食物。 人们对什么是可食的食物有着不同的定义,选择食物的方式也不同。如汉人喜吃猪肉,回人不吃肉等。 十、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 4、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家庭购买力、规模、人员组成和食物采购者是影响家庭消费行 为的四个决定因素。 5、传播媒体 传播媒体在影响人对食物的选择和消费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 用,人们往往在不自觉中便接受了媒体对食品宣传的影响。 6、家庭成员和同伴 儿童对食物的接受往往模仿父母亲和家中的其他成年人。父母 亲的提示或教育影响青少年儿童的饮食行为。 7、外界环境因素 进餐环境安静、清洁卫生、心情愉悦会食欲大增; 8、心理、情绪 十、营养配餐的原则和要求 * 四、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 1、加强营养教育,普及营养知识 以营养教育理论为指导,多种途径、多种场所,开展多种 层次、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活动,普及营养知识。 2、发挥媒体的正面作用,减少媒体的负面影响。 3、注意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 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体验各种食物,避免形成偏食、挑食的 饮食习惯,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 4、创造优良的就餐环境,减少不良的情绪影响 提供适度安静、整洁、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