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古诗词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外古诗词诵读》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之后的课外古诗词,学习课外古诗词既可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效。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初步适应,学生在七年级上这一阶段在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得到调整,逐步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加之他们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能够理解和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根据诗歌的内容及特点,选择好适合本班学生的诗歌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让学生学起来容易接受和理解。特别是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对古诗有一定的掌握。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感知诗歌作品的内容,悟出对人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与教法 通过诵读和学过的诗进行比较。 教学目标 1.通过师领读、学生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获得一种感性认识,能大致理解诗歌的内容。 2.借助资料,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意蕴有一种丰厚的认识并能当堂成诵。 3.通过不断地诵读,能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热爱诗歌,热爱中国雅致隽永的古典文化,从而爱上诗意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能通过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资源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直接进入课题,板书课题。 2.四首诗的作者及题目。 作者都是哪个朝代的?(唐朝) 开门见山,让学生清楚今天上课的内容。 整体感知 1.参考注释,快速浏览四首诗,解决字音。 2. 师正音。 1.浏览,解决生字词。2.齐读。 扫清阅读障碍 初读 1.自读每首诗的注释及赏析文字,自行理解古诗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用笔勾画一下你觉得对你理解这首诗有帮助的词语或句子。 1.默读、勾画。 从整体上对这四首古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四首诗。 3.你觉得这四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自由大声朗读。 3.初略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再读 1.《竹里馆》 a.老师读,大家来评,若是你,你会怎样读? b.试着背一背。 1.大家评,评读,自由展示自己的理解阅读。 2.根据提示背这诗。 1.通过学生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互相交流。 2.和曾经学过的古诗作比较,比较异同点,温故知新,对古诗有更好的理解。 3.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当场成诵。 2.《春夜洛城闻笛》 a.根据你们刚才说的感情基调,谁来试读一下?其他同学都是评委。 b.同学来评一评。 c.和李白的另一首《峨眉山月歌》比较。 1.一人读,其他同学来评价。 2.比较两首异同点:都是思乡,但一个是刚离家,一个是离家较长。 3.《逢入京使》 a.还记得上个学期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吗?作者也是岑参。和《逢入京使》比较一下, 作为边塞诗人的岑参,他的思乡再和李白的思乡比较一下。 b.一起背诵一下《春夜洛城闻笛》和《逢入京使》。 1.比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逢入京使》,都有一种报国情怀。 2.将《逢入京使》和《春夜洛城闻笛》比较。 3.背诵《春》《逢》。 4.《晚春》 a.根据同学们说的《晚春》的情感,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然后自评。 b.比喻句,联系《咏雪》一文。 c.带着这种美一起来背诵。 1.齐读,自评。 2.“絮”和“雪”有共同的特点,体现美。 3.背诵这首诗。 总结 1.绝句,朗朗上口的原因——押韵,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2.作者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3.温故知新,以诗读诗,从中去比较体会。 作业布置 1.背熟这四首古诗。 2.默写这四首古诗。 板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 借景抒情 ↓ 一切景语皆情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卢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