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演变.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演变 刘华安 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布局, 以方直平整的街道方格网系统最具有 浓厚的东方特色。 当然在南方水乡也不乏弯曲幽隐的街巷; 西南山区 也有不少因山就势道路迂回逶迤的山城。 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尤其 是黄河流域一带,以方格网街道布局,使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等 相对独立所组成的城市数量最多。 但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这 种传统体系, 也不是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时代和经济发展水 平等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我国城市规划科学及其布局结构体系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 从 考古发掘郑州商城、 湖北盘龙城及安阳殷都等处的遗址看, 城市规划 思想虽处于模糊的萌芽时期, 但其布局已有一定的分区, 一些都邑自 中心向外周多依次为宫署区、居住区、农业区、城防区、作坊区等。 郑州商城城址规模据测已达周长约 7 公里,城内还发现有大面积夯土 台基和大型房基以及手工作坊等遗址。 这些遗址布局表明, 城市是经 过简单的规划的。 进入西周盛世, 营城建邑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根据实际,周 人还制定了一套城邑体制,自觉地把城市规划应用于城邑营建实践, 从而为建立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 同时也确定了我 国传统城市内部分布结构的基本格局。据《考工记·匠人》记载:西 周的城邑规划体制主要是从城邑的等级、 大小、 内部布局等方面来进 行规划并付诸实施的。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卒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意思是说: 营建国都, 规模为九里见方,每一面开设三个城门。城内有九条南北大道, 九条 东西大道每条街道能并行九辆马车。城邑以宫城为中心,左建祖庙, 右置社稷坛,前为外朝办事之所,后设市场交易之处。外朝与市场的 面积都是一夫,即百步见方之地。同时规定, 诸侯城、卿大夫采邑城 按王城礼制, 依次降低一级规格。 这种体制不仅规定全国城邑分为天 子王城、 诸侯国都城和采邑都城三级, 而且对各级城邑的建置数量以 及分布格局包括城邑规模、城垣、城门、道路等的等级, 都作了严格 的规定。 上述西周城邑规划布局,确立了我国城市以宫城为中心主体的 基本结构, 处于从属地位的其他各个组成部分, 则按照各自功能和规 划体制要求,分别布置在主体的周围,按分区尊卑,围绕宫廷区依次 安排。王室、卿、大夫府第所在的“国宅区”近王宫而建,民众多分 处城之四隅,宫区之北多为市场区, 工商业者居于近市, 手工业作坊 区置于外郭。在宫廷区内,即实行前朝后寝制和三朝三门制;另有与 之相适应的网格。 通过整个道路系统的联系作用, 一方面将规划范围 扩及广大的王畿, 另一方面以显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 我国古代城市 的这种布局传统,差不多贯穿了我国城市发展史的全过程。 秦汉时期, 随着大统一专制王朝的建立, 城市规划布局传统也 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是:城市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