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导向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一章 城市导向概述 1.1导向 1. 从狭义来说,导向系统的概念分为两部分:一是指用来标明方向、区域的图形符号;二是指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前者是从视觉传达角度来研究,关注的是如何用简洁的图形符号来表达准确的含义,并能跨越国界,无需语言,瞬间识别。后者是从环境设计角度来研究,着眼于材质、造型、位置、艺术表现等因素,并且如何使图形符号融于整个环境的氛围中去。因此,导向关系到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两个领域,概念彼此有交叉,又相互独立。[1] 1.1.2 广义导向 从广义来说,可以用“大导向视野”来观察社会:就是把一切用来传达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看作是导向。因此,导向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案、雕塑、建筑等,没有特定的形式。“大导向视野”的基础是建立在导向设计是规范社会的功能上来说的,因此,凡用来规范社会区域正常运行的,都可以看做是导向的一部分。[1] 比如,红十字会是由战地救护发展起来的,志愿的国际性救护救济团体,其符号是白底红十字的图形,由于其视觉传达性好,并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普遍认同,我们就逐渐把红色的十字符号,作为医疗救护的导向。同样,企业的标志是企业的导向,东方明珠是上海的导向,中银大厦是香港的导向,自由女神是美国的导向。[2] 1.2城市导向 城市导向系统是城市中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沟通媒介,它使城市的环境状况与功能,能够十分快速,详细准确的被人们所认知,它从一个方面增强了城市的功能,提高了人们的活动效率。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导向系统的城市或社区的混乱情况,所以城市导向系统为人类在城市中的活动建立了一个秩序,从而使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能够流畅顺利的进行。 城市导向系统设计在国内尚属一个较新的领域,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边缘性设计,因为它不但包含了视觉艺术设计、环境设计,同时也包含了环境设施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领域的、交融性的设计范畴。 城市导向设计,这一概念先是在西方被提出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何正确、彻底地去改变城市的复杂性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与困难,系统的“城市导向设计”的被人们提了出来。它的提出和实施很好地解决了人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并大大的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可以说城市导向设计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城市文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其中有过不少城市导向设计的萌芽,却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城市导向系统理论,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城市导向设计”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就城市导向而言,它是通过人的知觉传递和明确各种环境场所的功能和交通干系的指向,使我们很容易的读懂这一城区或社区的环境与其功能状况,是人与环境相互沟通的一种媒介。 “城市本身不是目标,而是由于使用而形成一种工具。”这是丹麦皇家设计院的著名设计师JanGehl的一句话。城市导向设计正是用于人与城市间的相互沟通,有助于提高城市这一工具的工作及应用效率,并使之更趋向于合理。同时,城市导向设计也属于一种文化范畴,它与城市文化,城市的文明进步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的功能越丰富,越先进,它的导向系统就越复杂,越需要明确,更加需要进行良好的设计。 1.3城市导向的历史与发展 城市导向的产生依附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在研究城市导性的同时必须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有较全面地了解。 1.3.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才有比较固定的居住形式。在初期的5000年间,人们居住的是一种半固定的原始棚舍。因为当时的耕作方式比较落后,一来土地尚不能满足其全部所需食物,二来土地肥力的限制,一旦地力衰竭,村落就需搬迁寻找新的适合耕作的地域。即使地力尚可维持耕作,但其生产水平低,产量不高,难以满足较大村落对食的需求。故当村落人口达到一定限度后,便会分裂出去,形成新的村落,以保持土地的生产与村落规模之间的平衡。 从亚、欧、非三洲的情况来看,大约在公元前的5000—3500年间,人类开始进入城市时代。城市的出现是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首先是在学会驯化动、植物的基础上,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田产量,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牧业,并有剩余农产品。这就给社会分工创造条件,让一部分人去从事其他活动。 其次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特别是轮子的使用,船的出现,改变了人的肩挑背扛,提高搬运效率,方便了交通运输。这不仅便利人的流动与集中,也有利于物资的交换与集散。人口与物资的集中才有可能为人口数量较大聚落的出现创造条件。 建筑技术的发展,在住房上从简单走向复杂;在用途上,由住房发展到寺庙、宫殿等建筑;在数量上,由少量建筑的集聚,发展到多种用途的大量建筑集合,并开始用城墙围绕的建筑群,即城市开始出现。在这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