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课件1 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化的探索 温故知新 承前启后 中华民族 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 的抗争、 探索史 鸦片战争( 1840 — 1842 )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 1860 )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 1895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局部侵华 1931 — 1936 ;全 面侵华 1937 — 1945 )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中 国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无产阶级(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 国 近 代 史 什么是近代化的探索?它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 指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 过程。包括 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 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 ? 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呈螺旋式上升的过 程,整个过程呈现出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 表及里的历史特征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 (学习西方的 科学技术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 (学习西方的政治 制度 —— 君主立宪) (学习西方的政治 制度 —— 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 (学习西方的 思想文化 —— 追求民主和科学) 政治上的民主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 由 点 到 面 , 由 浅 入 深 , 由 表 及 里 的 过 程 根据课本的内容,请你提炼出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 口号、目的、作用等。 兴起 内容 口号 目的 作用 时间: 人物: 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 中央 --- 奕訢 地方 ---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 --- 南洋、北洋、福建 --- 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正规学校) 军事工业名称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民用工业名称 创办人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汉 阳 铁 厂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自强 --- 求富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强兵富国,摆脱内外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 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派 主观目的 洋务运动 实际结局 破产原因 洋务运动 积极作用 维护清朝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宣 告洋务运动破产 不改变封建制度 第一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二 ,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 了道路。 评价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 背景 ? 序幕:公车上书 ? 百日维新 时间: 1895 年 作用: 揭 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领导人: 康 有为、梁启超 时间: 1898 年 ( 戊戌年 ) 内容: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 ,任用 ; 鼓励私人 ; 开办新式学堂 , 翻译西方书籍, ;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训练 等。 结局: 发动政变,戊戌变法 。 冗官 维新人士 兴办工矿企业 培养人才 传播新思想 中外纪闻 新式军队 慈禧太后 失败 孙中山先生是 中国民主 革命的先行者 ,是 20 世纪走 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 中国革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的革命功绩和精神永远为 后人所牢记。 孙中山先生 ?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驱除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