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简答题word版本.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简答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简述F+菌、F-菌、Hfr和F’菌的区别。 F+指细胞内存在一至几个F质粒,并在细胞便面着生一至几条性菌毛的菌株。 F-指细胞中无F质粒、细胞表面也无性菌毛的菌株。 Hfr指质粒已从游离态转变成在核染色组特定微点上的整合态。 F菌株则指Hfr菌株细胞内的F质粒因不正常切离而脱离核染色体组时,重新形成游离的、但携带整合位点附近一小段当构体基因的特殊F质粒。 试比较沙眼衣原体原体和始体的性状。 原体:较小致密颗粒,具有细胞壁,由感染性而无繁殖能力,在胞外较稳定,是成熟的衣原体 始体:较大疏松颗粒,无细胞壁,无感染性而有繁殖能力,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主要在胞内,代谢活跃。 试述病毒感染性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原则。 早期采样,冷藏速送, 被杂菌或易受污染的标本,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该使用抗生素; 标本置甘油缓冲盐水中低温保存送检; 进行病毒血清学诊断时,应采取双份血清即在发病初期和病后2-3w内各取一份血清,以对比抗体效价变化。 简述HBV的基因结构及其功能。 简述抗酸染色的原理、方法和结果。 (1)原理: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而非抗酸菌则不具此特性,染色后容易被盐酸酒精脱色。 (2)步骤: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染色10分钟或蒸染5分钟后,水洗。脱色:滴加3%盐酸酒精,脱色时频频倾动玻片,直至无明显颜色脱出为止,水冲洗。复染:滴加碱性美蓝液复染1分钟后,水冲洗,干燥,显微镜观察。 (3)结果:抗酸菌被染成红色,细胞及其他细菌被染成兰色。 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使细胞发生哪些变化? ⑴细胞破坏死亡。多见于无包膜病毒体的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 ⑵细胞膜改变,包括:①摸抗原改变,如感染HBV的肝细胞HBV抗原;②膜通透性改变,可出现细胞浑浊肿胀;③细胞融合,如麻疹病毒和HIV感染可导致细胞融合。 ⑶细胞转化。如HBV、孢疹病毒可将基因与宿主细胞DNA整合引起细胞转化甚至肿瘤发生。 ⑷出现包涵体。如狂犬病毒感染可在中枢神经细胞内形成内基小体。 革兰染色的原理、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 (1) 原理:G+ 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少,酒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层屏障,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从 胞内渗出。 (2)革兰染色的方法:细菌标本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再用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然后用95%酒精脱色,最后用稀释的复红复染。可将细菌分成2类,不被酒精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酒精脱色后复染为红色者是革兰阴性菌。 (3)用途:细菌形态鉴定、菌种鉴定 (4)意义:鉴别细菌:可分为2类、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对结晶紫的敏感性、细菌的等电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致病物质的种类 (1)血浆凝固酶:以能否产生此酶作为鉴定菌株致病性的指标。 (2)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溶解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可抑制毒素脱毒,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低血压性休克。 (7)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SPA):可与IgC抗体的Fe段非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2.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伤口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肺炎、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疖痈等。 (2)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3)葡萄球菌性肠炎(假膜性肠炎) 试述流感病毒感染与流感流行的关系。 简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临床意义。 细菌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合成菌体成分,如多糖、蛋白质、脂肪、核酸、细胞壁及各种辅酶等.此外,细菌还能合成很多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热原质耐高热,高压蒸气灭菌亦不能破坏,除去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蒸馏.制备生物制品和注射用水必须使用无热原质水. (2)内毒素与酶:细菌可产生内、外毒素及侵袭性酶,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类脂A,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才释放出来.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作用特异性强的突出特点.某些细菌可产

文档评论(0)

158****8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