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产业布局与集群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

11产业布局与集群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98 年波特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 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的含义:“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 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 象。” 三、产业集群理论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1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的好处在于实现外部规模 经济,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 模报酬递增。 2 .韦伯的集群经济理论 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 业获得成本节约。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3.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克鲁格曼从生产、技术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 成因,即专业化劳动集中、辅助工业聚集和知识信 息交流频繁。他认为如果在某一地区形成集聚就会 使生产函数优于分散生产时的生产函数,产生规模 报酬递增。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保罗 · 克鲁格曼( Paul R. Krugman, 1953 年 - ) 1991 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 ,200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国际事务教授(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Prin ceton University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 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 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 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 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 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 理论家之一,而他在 1994 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 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目前担 任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 1991 年, 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 五人。 4 .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 构架主要有四个基本因素构成: ( 1 )生产因素条件,主要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 ( 2 )需求条件,即本地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 ( 3 )相关的支撑产业,即该国是否具备该产业的支援 产业或相关产业; ( 4 )厂商的结构、战略与竞争,即决定企业如何创建、 组织与管理的国内条件以及该国的国内竞争性质。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经济学 第十一章 产业布局与集群 本章主要内容 1 产业布局基本理论 2 3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产业集群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一、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 组合。产业布局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 经济布局。产业布局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产业布局区位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产业区位理论的形成 —— 古典区位理论 1.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孤立国圈层理论 ) 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经营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自 然料件,还必须把运输因素考虑进去。 杜能分析“孤立国”内,如何分布农业才能从 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 ? 他认为,利润 π 是 农产品价格( P )、农业生产成本( C )和农产品 运往市场( T )的函数,即 π = P ( C+T )。他用此 公式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分界线,并将孤 立国划分成 6 个围绕城市中心呈向心环带的农业圈 层,每一圈都有特定的农作制度,这即是“杜能圈” 解(见图 11 - 1 )。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 孤立 国 同 农业 和 国 民 经济 的 关 系》 简称《孤立国》。副题为 《关于谷物价格、土地肥力和 征税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 德国 经济学家约翰 · 海因里希 · 冯 · 杜能 著于 1826 年(出版年)。 1842 年再版 时 定 为 第一卷。 1850 年 又 发 表了《孤立 国 》第二卷,副 题为 《 论 合乎自然的工 资 及其 与 利率和地租的 关 系》。 现被视为 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的开 篇之作。 图 11 - 1 杜能圈模式图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农业圈层是:( 1 )自由农作圈(提供鲜菜、 牛奶等);( 2 )林业圈(提供薪炭);( 3 )轮作 农业圈(主要提供谷物,谷物与饲料作物轮作); ( 4 )谷草轮作圈(提供谷物为主、谷物、牧草和 休闲地轮作。是圈层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5 ) 三圃式轮作圈(提供畜产品为主, 1/3 土地种燕麦, 1/3 种稞麦, 1/3 土地休闲);( 6 )畜牧圈(大量 土地牧放或种植牧草)。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其中心思想就是区位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