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9 第1单元 3 囚绿记.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返 首 页 2 . 写法指导 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 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 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返 首 页 运用托物言志三原则: (1) 依托于物,描“形”传“神” 托物言志,须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 “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 者的个人之 “志” , 借助于这个具体之 “物” , 充分巧妙地表达出来。 所以 “物” 是材料,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写“物”是为了写“志” ,描“形”是为了 传“神” 。写作中既要捕捉住“物”的外在的“形” ,更要挖掘出“物”的内 在的“神”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 “泥土” 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返 首 页 (2) 找准“相似”,使“物”达“意” “物”与“志”要水到渠成,采用托物言志手法,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 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在选材上,或取不知名、不 起眼的花草木石,人格化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品质;或取日月星辰、山川河 流、雨雪雷电,象征性地寄寓某种哲理;或取用品什物、家具器皿,形象化 地反映一种思想感情;或取家畜、飞禽、走兽,拟人化地蕴含某种思想。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返 首 页 (3) 多种手法,综合运用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语言上,多诗化语言,浓淡相宜, 饱含感情,含蓄深刻。描物状形的语言是全文重点,要占多半篇幅,而议论、 抒情性的点题语言宜少,适可而止。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返 首 页 3 . 迁移运用 从松、竹、梅、河流、清风、明月中选择一例,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 一段文字,不少于 15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返 首 页 【写作示例】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 风。 ” 这千古流传的佳句 , 可以说把竹子忠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 , 无论是峰峰岭岭 , 还是沟沟壑壑 , 她都能以坚韧不 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 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 , 一年四季 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折磨 , 但她始终 “ 咬定青山 ” 、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 年来 , 竹子清峻不阿、 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堪为人师表 , 令人崇拜。 千百年来 , 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堪为人师表 , 令人崇拜。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返 首 页 竹子刚劲 , 生机盎然 , 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 , 新笋 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 , 一场春雨过后 , 竹笋破土而出 , 直指云天 , 所谓 “ 清 明一尺 , 谷雨一丈 ” , 便是对她青春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