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新论(付春明).doc

(管理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新论(付春明).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管理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新论(付春明) 善意取得制度新论 付春明 上传时间:2004-1-29 [摘要]善意取得制度是壹项古老的民法制度,也是民法的基本制度之壹,其主旨于于保护交易安全、稳定经济秩序。本文以壹个新的视野从善意取得制度的滥觞、理论基础、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力等方面论述了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善意取得善意取得制度 壹、善意取得之概说 (壹)善意取得制度探源 从法学发展史观,任何法律制度的设立和架构均和社会资源的占有、利用和分配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有关。正如法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壹样,法律制度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源于经济基础,且为保护社会经济发展、规范社会和经济秩序服务。自立法价值的取向言,于此且不论公法,就私法言之,其价值取向是以保护多数平等主体而牺牲少数主体为原则,因此,当某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于社会成员的互动中由少数变为多数时,科学的立法总是适此而变。体当下善意取得制度的确立上,就从所谓“任何人不能以大于己之权利转让于他人”、“发现我物,取回之”[1]的古罗马法所有权绝对主义原则发展为“以手护手”的日耳曼制度。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且吸纳罗马法中取得时效的善意要件而发展起来的。[2]善意取得的具体涵义是指,财产的权利人于财产被他人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只能向侵犯其权利的相对人要求返仍或赔偿,而不能向第三人要求返仍,不知情的第三人对于财产的受让占有,其有转移所有权的效力。其实,善意取得也就是把原所有权追及效力的锁链切断,使得善意第三人从无权处分人处取得财产所有权。综上所述,善意取得制度是社会所有权观念变动的结果,是壹种以牺牲财产“静的安全”为代价而保护财产“动的安全”的制度架构。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交易秩序的稳定和财产流转快捷的价值趋向。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从来是壹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大体而言,理论界存于即时时效说、权利外像说、法律赋权说、占有效力说和占有公信力说等几种学说。仔细分析诸种学说,无壹均是以占有为表彰权利或本身即为物权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善意取得制度之理论基础。占有是壹种事实仍是壹种权利,学理上有纷争,罗马法认为占有是壹种事实,而日耳曼法认为占有是壹种权利。目前,学界通说认为占有是壹种事实,但法律赋予其公信力,使占有于本权之外披上能和之对抗的公示公信外衣,占有因之而常被世界许多国家的立法赋予其推定权利的效力。因此,即使占有人且非真实权利人,和占有人交易的善意第三人且不受其权利瑕疵的影响,仍能够取得财产所有权。也即是善意第三人对占有公信所表征的权利的善意信赖斩断了原权利人的追及效力,此即为善意取得制度建立之原理。《法国民法典》第2279条规定:“对于动产,占有具有和权利证明书相等的效力。”正因为占有因公信力而为权利的表征,受让人和让和人交易无须调查有无处分权。因动产以占有为公示方法,受让人善意予以信赖之故,是以占有公信力是善意取得制度不可或缺之基础。[3] 二、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 对于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学者们多从善意取得之对象即财产角度和财产主体方面论述[4],也即所谓能引起善意取得实际发生的要素或条件[5]。此种界定且非很全面,局限于从其外部产生条件即产生善意取得的条件角度论述。笔者认为,从善意取得内于要素和外部构成角度分析,善意取得应包含善意和取得俩要件。 (壹)善意要件 所谓善意,是指行为人的内于心理活动情况。作为法律概念,善意(拉丁语Bonafides)起源于罗马法中的善意占有之诉(actiopublicaca),是产生于共和国末期的壹种以时效取得为基础的虚拟的要求返仍所有物之诉。[6]善意作为人的主观活动情况,不显于外部,难于度测,但作为法律概念,必须具有可量度性和操作性,也即必须得有具体衡量标准。学理上于确定善意时有“积极观念说”和“消极观念说”。前者认为,行为人必须认为其所为的民事行为合法或行为的相对人依法享有权利;后者认为,只要行为人不知或不应知其行为缺乏法律上的根据或相对人没有权利,即为善意。[7]此二说似执着于壹端,不利于把握住善意的实质,而且象“应知”和“不应知”等均是十分难于界定和操作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把握善意内涵且使之于司法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应善意之主观、客观、时间、主体等诸标准衡之,且作综合认定。 1、主体标准 首先,善意取得之基础行为即交易行为是法律行为,因此行为人须具有行为能力,无相应行为能力者交易行为无效或效力未定,虽然善意取得具无因性[8],不以交易行为有效为必要,[9]但这主要是针对出让人为无权处分而言的。而法律常常规定无相应行为能力者只有于纯获利益时行为才有效。如果认为法定代理人可行使追认权而使无相应行为能力者行为有效

文档评论(0)

fengchenxi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