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A卷)(word无答案).docVIP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A卷)(word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A卷) 一、单选题 (★★) 1 . 有书记载:“牛拉三个犁铧,由一人操纵,滴下种子,并同时握住条播机。这样,一天内可播种667公亩。”材料中提到的“条播机”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代 (★★) 2 .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唐大运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 A.北方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江南经济的开发 C.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对外贸易的繁荣 (★★) 3 . 据史载,屯田制始自西汉文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为新的国家政权所占有,屯田制逐渐流行开来,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两种,各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系统,不属郡县统辖。据此可知,屯田制的流行 A.使被抛荒的土地与劳动者重新结合 B.促进了井田制的恢复 C.目的是抑制封建庄园经济的扩张 D.加速了自耕农的破产 (★★) 4 . 下表统计数字的地域变化反映出唐朝各个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地域分布统计 时期(年份) 工程数量分布 前期(618—714年) 黄河中下游共计46项,南方地区有19项 中期(715—820年) 江淮地区的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 后期(821—907年) 北方有5项,江南道有19项 A.重农政策有所松动 B.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C.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 5 . 宋朝时,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都需要缔结契约,契约一般都分画疆畎,写明田主、租田人和见知人,并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等。租佃契约制的施行反映出当时 A.农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 B.生产者积极性受到重视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 6 . 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开始把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后来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宋以后的朝代却再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造成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民起义的推动 (★) 7 . 下表是唐朝各个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地域分布统计 时期(年份) 工程数量分布 前期(618—714年) 黄河中下游共计46项,南方地区有19项 中期(715—820年) 江淮地区的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 后期(821—907年) 北方有5项,江南道有19项 表统计数字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传统重农政策有所松动 B.北方农业发展比较稳定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降低 D.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 8 . “北魏时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并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洛阳城以经济功能为主 B.北魏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C.北魏对外贸易获得发展 D.国家统一促进商业繁荣 (★) 9 . 下图(图片略)是宋人所绘的《盘车图》(部分),刻画了在依山近道的小酒店杏黄旗迎风飘扬、顾客络绎不绝的景象。这反映了当时 A.商业经济比较繁荣 B.商业宣传开始出现 C.集市贸易较快发展 D.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 10 . 时人这样描述明清时期的佛山“两广铁货所都,七省需焉。每岁浙、直、湖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10万,皆置铁货而北”。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能够认定的历史史实是 A.明清商帮推动了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 B.明清时期专业性市镇发展较快 C.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 D.佛山的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其它地区 (★★) 11 . 在公元前几个世纪的朝鲜墓葬和遗址中,曾多次出土我国制造的铜镜、铜剑和燕国的“明”刀币;在湖南等地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琉璃珠;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已称我国为“塞勒斯”(丝),以上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转运贸易比较兴盛 B.对外贸易发达 C.中华文化圈形成 D.中西方直接交流频繁 (★★) 12 . 北宋后期,宰相夏竦上书宋真宗说:“众以为法贱稼穑,贵游食,皆欲货耒耜而买舟车,弃南亩而趋九市。臣窃恐不数十年间,贾区多于白社,力田献于驵侩(市侩)。”这一上书内容 A.说明宋朝政府已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表明夏竦对宋政府财政收入的担忧 C.预示了宋朝即将出现积贫积弱局面 D.反映出宋朝商业发展对农业的冲击 (★★) 13 . 清朝在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在制订外商来华贸易的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