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通识教育实践者里京专访报道.pdf

中国基础通识教育实践者里京专访报道.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沈阳市政府内刊《沈阳终身教育》 “精英力量”栏专访报道: 书读万卷 路行万里 记终身学习、素质教育实践者里京 周桂范 明末大科学家徐光启说 “欲求超胜,必先会通”。近期,一套中国有史 以来首部既具有传统启蒙经典韵文特色,又具古今中外会通、科哲文理会 通知识结构的基础通识教育开创读本《英才通识 ·四字经》面世,使我国 少年儿童和家长多了一部经典读物。《英才通识 ·四字经》出版后,得到 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好评,被认为是中国近 200 年来出版的最优秀启 蒙教育读本。团中央传统文化传承办公室发函将《英才通识 ·四字经》作 为全国少先队文化传承活动推荐用书,参加团中央宣传部主办的 “中国少 年儿童优秀文化产品”展览,被辽宁教育出版社送第 18 届国际书展。这样 一部具有会通知识结构的优秀读物的作者,就是中国基础通识教育开创者 基础素质教育专家里京先生,一位从自然科学跨界到社会科学的学者。 《论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然而对于具有清华大学硕士 学位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客座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邀请学者、教育部公 费留学法国资格的里京来说,在三十七岁的时候,做出了令人困惑的抉择, 这一年他毅然放弃甲级设计研究院和省政府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职位及自身 已经奠定厚实基础的专业,而投入到原本与自己不着边际的中国基础素质 教育的调查、研究和探索之中。为什么里京会做出如此决定?让我们一起 走近里京,走进里京的教育思想。 里京出身于教育世家,生在沈阳,却在辽北山区与祖父母一起度过了自 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84 年,同其他走出山里的孩子一样,里京来到开 原县城就读省级重点高中,之后又求学于武汉和北京,完成本科和硕士的 学习。28 岁时,他任职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5 年刚过而立之年时被调到辽宁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职位,负责全省水资源 防洪和水利工程规划工作,并且有机会负责或参与中欧、中美、中英、中 日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在多年的甲级设计研究院和省政府技术领导岗位 上,里京密切跟踪国际领先水资源规划和水利工程技术,善于将理论联系 实际,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更有指导意义的新理论。 他撰写的论文曾获得中国首届青年科技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他还同时兼 任辽宁省优秀设计一等奖项目的负责人,并先后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客座 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邀请学者、教育部公费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等国际 交流资格等。里京对工程技术领域所涉猎的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科技 与人文、经济等学科的深入探求中,在对中外文化比较中,不断思考英国现 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 )博士提出 的全世界科学界都在探讨的问题: “为什么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的理 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有惊人的发展,而在 17 世纪初期伽俐略时代之后,现代 科学在中国却没有发展,或者说完全没有发展。”同时,里京也在不断思 考追问:我们总说中华民族具有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唯一没有断裂的 深厚的传统文明,但是怎么我们从小学到高中所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 自然学科知识几乎都是外国人发明的?中国本土诺贝尔科学奖缺项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我们的民族文化有问题吗?正是在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询 过程中,里京逐步将目光聚焦到教育上来,认为 “中国真正的强盛,始于 教育强盛。而教育强盛,始于基础教育。”这是里京长期思考之后,得出 的结论。 2001 年底,里京毅然辞去全部公职,开始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他先后在沈阳、大连和北京等地进行素质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历经十年的 钻研探索,他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基础教育理念和系统的教育思想,创 立了基础通识教育,并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基础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里京认为,人类进入 17 世纪后开启了一个创新的时代,直观展示在人 们面前的是西方世界的工业化革命之后的快速发展,这个创新时代的文化 的基础特征是科学求真思维和跨学科哲学思辨能力,而这正是中国主流传 统文化所欠缺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求真思 维和思辨能力培养。中国目前学科分化的基础教育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 学科边界融合的大背景下已经明显缺陷,我们有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 心理、生理、时间、信息、知识结构等多元因素,优化构建基础通识教育 学科,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成长和发展播撒通识的种子。这种基础通识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