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执法概论(概念超清晰)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执法概论 刘献明 技术执法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执法,是指产品质量监管部门依法采取技术手段深入企业生产全过程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识别、分析、取证和处理的执法活动 1.技术执法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2.技术执法是充分发挥技术手段的活动 3.技术执法以过程执法为理念 4.技术执法包含着调查取证(识别、分析、取证)和处罚及后续处理。 研究技术执法的必要性 1. 技术是立身之本。 2.将技术执法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改变执法师徒口耳相传的传统,发展成类似于刑侦技术学一样的显学。 技术执法的理念:过程执法 技术执法是一种创新的执法理念,是对传统执法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大量“潜规则”日益凸显标准和执法滞后现状的反思基础上,对原有监督执法模式和理念的一种反思和开拓,是将质监部门的立身之本“技术”和全过程科学质量管理的理论引入执法机制的一种尝试。 传统的质量执法,就是对企业的待销产品根据标准规定批次确定方法和抽样方法定批次抽样检测,根据不合格的检测结果,按照批次数量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这种执法理念和模式是典型按照监督抽查和后处理的思路执法,我们称之为监督抽查的执法理念和结果执法的模式,属于典型的事后监管。 (一)传统的“结果”执法 1.实践局限性 (1)抽样检测都是按照批次,因此案件受现场检查中现有批次的限制都是小案,明知道相对人其它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都是不合格,也因为批次不同而不能处罚。以至震慑力不够,出现打不痛、打不死,年年查、年年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情况。 (2)众多“潜规则”钻了漏洞。企业对标准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远超过与监管和执法人员,违法企业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执法模式的特点非常了解,往往在采用掺杂掺假、偷工减料等方式的同时又都能做到产品按照标准检测合格,三聚氰胺、塑化剂,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给出了不胜枚举的例证。 2.理论局限性 “唯标准论”和“唯报告论”。 结果执法模式支撑下的以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为核心技术执法概念都是建立在有标准的前提下,产品合格与否、危险与否都是按照标准检测出来的检测报告来判断,我们称之为“唯标准论”和“唯报告论”。 一是符合标准者为合格,反之不合格,混淆了一般质量问题与严重质量问题的界限,造成凡是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产品,该企业都要被产品质量法四十九条或者五十条的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受到处罚; 二是将没有标准或者符合标准但是存在不合理危险的产品排除在执法范围之外; 三是对用途相同但是名称、标准不同或者较之标准规定缺少部件的违法产品缺少办法。 3.反思 (1)产品质量法绝不是只管结果不管过程的法律。 (2)监督抽查依据的标准只是产品成其为产品的最低标准,属于产品最低门槛。(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的区别) (3)标准永远是滞后的,没有标准的也是产品,标准以为的潜规则也是监管和执法的责任田(不合理危险)。 (二)过程执法的理论依据 1.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这个道理不言自明。既然质量的控制在生产过程,因此违法行为结果的出现也是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的,如掺杂掺假,就是典型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行为。 2.《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以抽查为主的监督检查制度。说明成品抽样的监督检查是主要的方式,应该还包括其它的方式,那就是执法检查以及对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的过程进行检查进而督促企业守法等方式,才能算是广义上的、完整的监督检查制度。而对成品抽样、按标准结果判断的监督检查只是狭义上的监督检查制度。 (3)《产品质量法》第十七条关于一般质量问题和严重质量问题的两款规定和第十八条的规定,监督检查中发现一般质量问题的规定了四个管理措施,发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才可以启动执法程序。 结合第十八条对执法检查权的规定,检查权的启动必须以举报和涉嫌违法的证据为前提,因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质量问题是启动执法权的涉嫌违法证据。可见,《产品质量法》将狭义的监督检查与执法检查是分得很清楚的,只是我们陷入思维定势:只做了狭义上的监督检查,而且将其等同于执法检查。 技术执法 一、情报信息技术 研究如何构建案源、潜规则的信息收集和交流平台,提升发现案源、查找潜规则的能力,如果将执法比喻成一个“产品”,那么案源、潜规则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就是原料,是前提,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好坏,决定我们能否及时主动的发现潜规则,成功有效的查处,避免跑在媒体后面被动的应对。 1.舆情研判 2.数据分析:投诉举报、监督抽查、历年案件 3.风险监测 4.技术机构、行业协会信息获取 二. 过程分析识别技术 搭建由稽查专家、技术专家和科研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组,负责对“潜规则”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找出现场执法的辨别或者快速检测方法,并提出该方法转化到现场执法运用所需要的论证过程和方法。这项技术是

文档评论(0)

岁月如歌7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