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3)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六课我们中华文化.pdf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3)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六课我们中华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 1 我们的中华文化 [ 考纲展示 ]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 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65 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65 页 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 1.源远流长 汉字 史书典籍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作用 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 见证 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 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 意义 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 特点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界所仅有 2.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 独特 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学艺 性 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 区域 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性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 民族 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 性 重要贡献 3. 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 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 性。 (2)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 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温馨提示 ] 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世界文化与世界各 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016 ·高考天津卷 ) 纠错: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 .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 化的总和。 纠错:各民族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相 互促进、相互交融,存在差异但非冲突;中华文化不是各地文化的简 单相加,而是各地文化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3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016 ·高考天津卷 ) 纠错: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精神是 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 3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抓重 点·析难点——互动探究 ] 问题1

文档评论(0)

188****44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