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doc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 编写说明 福建省避雷装置安全监测中心 2 0 1 0 年 06 月 13 日 目 录 TOC \o 1-2 \h \z \u 1 任务来源 1 2 工作内容 1 3 项目组成员及其主要工作 2 4 编制过程 3 5 编制原则 4 5.1 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 4 5.2 统一性原则 4 5.3 简化性原则 4 5.4 协调性原则 5 6 技术内容 5 6.1 范围 5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6.3 术语和定义 5 6.4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目的与基本原则 5 6.5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内容 5 6.6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程序 5 6.7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报告 6 6.8报告审查与管理 6 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6 8 预期效果 9 9 与现行法规标准的关系 9 10 标准属性 9 1 任务来源 目前,国内没有针对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的导则。随着社会的发展,防雷装置检测业务迅速扩大,涉及各行各业,雷电活动也日渐频繁。因此亟待制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加之如何界定防雷装置的现状是否达到保护的要求,尚无界定的标准。 为此,我们将把IEC62305雷击风险管理相关内容作为对相关防雷报告的基本要求,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支持法律之所以赋予气象部门防雷管理职能必要性和必然性。为此,通过引入IEC62305雷击风险管理理论指导规范目前的防雷工作,将防雷装置的现状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使其更加清晰、明确。 2 工作内容 标准编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资料收集查阅:对国外、国内和行业相关标注的制定情况进行收集、整 理和查阅; ——广泛调研:就行业现状、行业需求、技术标准的经济性和技术标准的行 业协调性进行广泛的调研; ——专家研讨:根据收集查阅的相关资料和广泛调研的结果,邀请建筑物和防雷行业专家多次召开专项研讨会,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一致性分析:工作组在标准编制的过程中,就标准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3 项目组成员及其主要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隽、林挺玲、黄岩彬、程辉、邵霖、陈益梅、许乾波、陈兴旺、陈毅芬、施平、吴建、黄友树、戴琳贵、韩国清、王春扬、刘琦、吴灵燕、胡剑威、潘文秀、余养营、林香民。 具体工作如下: 确定标准制定原则,全面负责资源的调配、方案的审定及全面组织实施。由刘隽、林挺玲、黄岩彬负责。 负责组织调研、征求、汇总各方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由程辉、陈益梅、许乾波负责。 作为防雷专家为起草组提供技术支持,确定标准技术内容。由邵霖、吴建、陈毅芬、林香民负责。 负责本标准与国家现行法规协调性分析工作。由施平、陈兴旺、黄友树负责。 负责行业需求分析,提出并讨论行业接口问题。由许乾波、戴琳贵、韩国清、王春扬负责。 负责编制标准技术内容和标准文本。由刘隽、刘琦、吴灵燕、胡剑威、潘文秀、余养营负责。 4 编制过程 1、2008年12月福建省气象局下达标准编制任务。 2、2009年1月组建《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起草工作组。 3、2009 年2 月—2009 年6 月,工作组收集、整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经过专家组讨论,形成《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草案稿)。 4. 2009 年6月—2009 年8 月,工作组在本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经工作组讨论,在基本框架下,修改了标准的主要内容条款,形成《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讨论稿1稿)。 5. 2009 年8 月—2009 年9 月,工作组先后在赴泉州、厦门等市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 6. 2009 年9月—2009 年12月,工作组在讨论分析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起草框架和内容条款进行了大幅修改,形成《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讨论稿2稿)。 7、2010 年2月,工作组对讨论稿2稿再次召开了专家研讨会,组织了全省相关防雷技术专家进行研讨,会上各位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会后工作组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改,2010 年6月形成《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导则》(征求意见稿)。 5 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编制方面,坚持了以下几项原则: 5.1 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 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力求吸收国际上先进经验和做法,强调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与国际接轨。所参考的主要标准有: ——国际标准 AQ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GB50343-2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