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 严复及其翻译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翻译理论(1) 中国翻译史 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阶段: 、汉代-秦符时期 隋-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四、五四时期 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汉代-秦符时期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谈不上是语际 翻译。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 四年),佛经翻译正式开始 代表人物:安世高(波斯人) 支娄迦谶、支亮、支谦 三支(月支人) 竺法护 主要活动:佛经翻译 秦符时代;代表人物:释道安,鸠摩罗什 主要活动:佛经翻译 翻译特点 释道安主张词对词、句对句( 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 鸠摩罗什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 译者署名,以示负责。如《金刚经》、《法华经》 《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等。其译文神 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称当时的上乘之译作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学者真谛 ( Paramartha,499-569)到中国来翻译佛经。真谛 在华期间共翻译了四十九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 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 隋-唐-宋时期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 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 代表人物: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 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