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肖巍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pt

复旦大学肖巍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结构与语言学意义 ? 理论具有壳层结构:核心是概念、中间是 命题、外围是推演,连接到经验世界 ? 套用科学语言,理论层次可分别对应于 语 义 问题(意义)、 语法 问题(论证)与 语 用 问题(应用),而从理论到实验的整个 框架就是 语境 ( context )问题 内外要求 ? 一是内部 可靠性 ,或逻辑证明,是为确立 理论的必要条件 ? 二是外部 有效性 ,或实验证明,是为确立 理论的充分条件 ? 而确立理论的充要条件,就是必须同时满 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理论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 时过境迁,分别考察理论,譬如不同时期 的社会主义理论满足可靠性而不满足有效 性,或者有效性满足了可靠性却不满足的 情况 ? 从而表明,理论的确立不可能一劳永逸, 也没有什么颠扑不破的理论 ? 这意味着任何理论建构方法的相对性、局 限性,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同时也意味 着改进理论的可能性、开放性,或者说, 逻辑方法只能解决理论的证明问题,还不 能解决理论的发展问题 道德理论与实践 2012.4 社会科学 方 法 肖 巍 复旦大学 xiaowei1954@ 导 言 ? 关于“方法” ? 关于“科学方法” ? 关于“社会科学方法” 关于“方法” ? “方法”( method < meta+ )这个概念是 泊来品,指思考问题的 路径 ,并意味着比 知识更深刻的东西(思路),而方法论 ( +logy )则是对之的解读 ? 中文的“方”(矩)与“法”(常);因 此,方法的特点,一是无形,二是有常 关于“科学方法” ? 科学是现代人领略世界的主要方式,而 “现代”( modern )本身即意味着模式, 现代化在精神方面的表现就是科学化 ? 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 ? 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就是“摆事实”( 实 验证明 ),“讲道理”( 逻辑证明 ) 关于“社会科学方法” ? 社会科学是对社会问题的科学解读 ? 除了具备科学的一般特征,社会科学的特 点,主要一是强烈受制于 文化背景 ,二是 具有更明确的 利益牵制 ,因此往往表现为 众说纷纭,各有千秋 ? 社会科学方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框 架 一、文化背景 二、原型方法 三、系统方法 四、逻辑方法 五、历史方法 余论 一、文化背景 ? 纵向考察 ? 横向比较 纵向考察 ? 近代科学的起源 ? “科学革命” 的伟业 ? 启蒙运动以后,科学向社会领域扩展,向 精神领域延伸 ? 科学技术化,科技社会化,是科学主导现 代社会的物质 / 精神力量所在 科学所依赖的两大主义 ? 古代 逻各斯中心主义 :承认超人为(但也 非神)力量的存在;人力可以通过有限方 法去认识与表达 ? 近代 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 ( subject ),世界则被对象化——有了 科学,人可以无所不知;有了技术,人可 以无所不能 近代科学的“物化” ? 进一步强化为 理性主义 和 功利主义 ,两者 的结合和放大,塑造了近(现)代科学 ? 通过技术,科学大规模改变了 生产方式 与 产业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广泛地改变 了 生活方式 与消费习惯,改善了生活质量; 深刻地改变了 思维方式 与精神状态,强化 了理性能力 横向比较 ? “文化” (土)与 “文明” (水) ? 一内向(收敛),一外向(放射);太极 图与十字架,从器物、制度到观念,都是 如此 ? 比较于西学,中学的特点,一是执著的实 用主义,二是格外关心政治 思维方式的特点 ? 分析与综合 ? 严谨与模糊 ? 推演与折中 ? 习得与体悟 思维方式的“互补” ? 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本身无所谓好坏,而 取决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 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取向(偏好),传统思 维方式的有些方面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必 须进行改革,吸收新的东西,向有利于科 学发展的方面努力 二、原型方法 ? 思维转型 ? 理性规范 思维转型 ? 从 “集体无意识” 说起 ? 心理学发现思维活动的“飞地”——无意 识,并以构成健全人格、未可形式化的心 理内容,譬如感情、意志和信仰 ? 个人心理如是,集体心理也如是,意味着 还有比形式化更深刻的 “原型” “原型”与转型 ? 所谓“原型”( arche+type ),即构成思 维路线的基本 “范式” 或格式化 ? 在前现代,审视社会问题的西方原型是宗 教思维,在东方则是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