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行销基本概念.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費者行為研究 PAGE PAGE 12 壹、視覺行銷基本概念 一、何為視覺行銷 透過虛擬的視覺偶像(character),將豐富的訊息、複雜的企業形象、產品的訴求等簡單化傳遞給消費者;消費者看到視覺偶像後,藉由視覺上的溝通,可以馬上接收到許多訊息,是明確、方便又快速的溝通橋樑。 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們總是害怕資訊太多,因此視覺溝通將成為主要的資訊媒介,圖形的重要性亦不輸給文字,對消費者而言,圖形的想像空間是一種互動及尊重的呈現,可以在視覺偶像的範圍內自由想像,然後自發性的喜愛。成功的視覺行銷要能善用視覺偶像的特性,擷取消費者的使用概念,與消費者達到完善、無障礙的溝通。 二、視覺行銷的基礎─運用生活型態分析,在文化上紮根 三、視覺行銷的關鍵 1. 原創的基本訓練 2. 視覺偶像的成功要素 3. 視聽者生活型態的描述 四、視覺偶像 (一)如何創造視覺偶像 「使用概念」為視覺行銷的原點,使用使用概念,創造有故事、背景、配角的視覺偶像,利用視覺偶像的故事性、延伸性豐富行銷策略。視覺偶像產生出來的文化影響力,可以用來包裝產品,如果能貼切結合消費者的生活經驗,讓消費者感到親切,即掌握到關鍵,再透過綜合媒體的呈現平台產生傳播力,成功吸引消費者購買、收集,達到實踐力。 消費者喜歡什麼 消費者喜歡什麼 概念原點│ 投射性 消費者性格 產品故事性 世界觀 生活背景 圖1 視覺偶像概念產生說明圖 (二)視覺偶像特性 1. 大家的複製人─容易投射的對象 2. 創造力─跨越時空的界限 3. 號召力─豐富的故事內容與主角魅力 4. 具象的定義─化身、代表性 創造力 創造力 大家的複製人 號召力 具象的定義 視覺偶像 圖2 視覺偶像特性圖 (三) 流行四大構面 1. 商品力─產品本身的品質、功能等 2. 文化力─產品的背景和故事特性,且歷經不同階段和朝代的延續存留下來 3. 傳播力─除文化力外,還須透過媒體呈現平台傳播,將核心價值傳遞到球迷心中 4. 實踐力─要消費者加碼消費更多商品 傳播力 傳播力 實踐力 流行 商品力 文化力 圖3 流行構面圖 (四) 製造流行的方法 1. 分解+結合 將消費者喜好分解成可供操作的變數,在將這些變數以不同的排列組合商品化,製成消費者喜愛的商品或服務內容。 整個分解與結合的過程大致如下:偶像定位、利用媒體傳播的便利性、容易學習模仿、貼近消費族群的生活、不斷創造驚喜、利用蜘蛛網式的宣傳方式包圍消費者。 2. 流行時間的長短與「文化內涵」息息相關,暢銷程度與「參與係數」相關 運用文化因素可與消費者的生活有交集,可提供創意的養分,同時縮短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流程,當消費者有機會去探索或理解某件事物時,其心智的參與係數就會提高,越多人想要探索或理解就容易造成該事物的暢銷。 (五) 視覺偶像成功的原因 1. 是消費者或視聽者生活感受的表達或夢想的呈現 2. 與視聽者產生情感互動(消費者受感動) (六) 視覺偶像溝通策略重點 1. 以圖為溝通介面─圖形的想像空間是一種互動及尊重的呈現 2. 從消費者使用概念著手 3. 消費者的喜好 (七)視覺偶像的類型 1. 出國比賽型─在海外竄起並受到歡迎,然後載譽歸國。Ex:星際大戰。 策略聯盟 策略聯盟 流行效應 周邊商品 蒐集 贈送 產品大賣 2. 萬人迷戀型─老少通吃、男女皆宜。 Ex:Hello Kitty、口袋怪獸。 消費者年齡層廣泛 消費者年齡層廣泛 壓倒性的知名度 有個性有特色的擬人化視覺偶像 歷久不衰 周邊產品 3. 過目不忘型─企業專屬視覺偶像,有其獨特性、代表性。Ex:大同寶寶。 廣告/策略視覺偶像媒體效應 廣告/策略 視覺偶像 媒體效應 企業識別 周邊產品 不受世代影響帶有懷舊色彩有個性有特色的擬人化視覺偶像 不受世代影響 帶有懷舊色彩 有個性有特色的擬人化視覺偶像 重新喚起記憶與情感,市場復活 代言該世代的活動或具代表性的背景 一、生活型態與Character的關係 (一)無國際觀念演變為沒有屬地認同 視覺世代的國家種族觀念變得較薄弱,許多人對自己在社會角色扮演的期許降低,自我中心的意識越來越強。 (二)生活型態改變人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口結構不同改變了家庭週期,社會變遷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會影響消費者生活型態,當人們生活越方便,要求就變得越多,彼此的溝通也就越加困難,加上現代人普遍生活忙碌,總是追求速度,並同時進行多重角色的扮演,生活常令人喘不過氣來,因此出現了類似「艾莉的異想世界」影集裡的情節。 (三)角色扮演爲情緒找出口 知識經濟時代,閱讀變成一種負擔,許多人產生來不及學習的資訊焦慮症,但藉由通訊工具的發達,帶動符號及圖像溝通的流行模式,透過圖解說明的傳遞,得以調整彼此溝通的振幅,在視覺的世界發揮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同時,藉由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