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泻下药祛风湿药药理实验技术分析.ppt

项目三泻下药祛风湿药药理实验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镇痛 免疫 袪风止痛药为明显 大部分有免疫抑制作用, 少部分则促进免疫作用 。 五加皮 秦艽 防己 独活 常用药物 雷公藤 秦 艽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主要成份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秦艽碱甲、秦艽碱乙 秦艽碱丙 、挥发油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 痛,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二、主要药理作用 1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 1 )抗炎 有效成份:秦艽碱甲 作用特点: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用机制: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轴,促进 ACTH( 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 ) 分泌。 2 、镇痛 有效成份:秦艽碱甲 作用特点 :作用时间较短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泻下药 第三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概述 一. 含义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泻下通便 消除积滞 通腑泻热 祛除水饮 里实证候 药物分类 肠胃实热内结 阴亏津枯 水饮内停 多种急腹 症 胸腹部积 水 体弱、术后 及产后便秘 里实证 主要 病因 :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理 过程:便秘、发热、腹痛、炎症等 泻下药与功效有关的 药理作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 泻下作用 2. 利尿作用 3. 抗病原体 4. 抗炎作用 5. 抗肿瘤作用 二、 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 泻下作用 ? 增加肠蠕动,程度不同的泻下作用 ? 分类及成分 ( 1 )刺激性泻药 结合型蒽苷(大黄、番泻叶、芦荟)、 牵牛子苷(牵牛子)、巴豆油(巴豆)、 芫花酯(芫花) ( 2 )容积性泻药 硫酸钠(芒硝) ( 3 )润滑性泻药 脂肪油(火麻仁、郁李仁) 2. 利尿作用 以峻下逐水药为主,尿量↑;大黄 3. 抗病原体作用 ◆ 大黄、芦荟 --- 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 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4. 抗炎作用 ◆ 大黄、商陆:作用明显 ◆ 商陆、芫花、番泻叶、巴豆 --- G + 球菌、 G - 杆菌、皮肤真菌 抑制炎性细胞因子; 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兴奋垂体 - 肾上腺系统 芒硝 大黄 芦荟 番泻叶 常用药物 根据其药性和功效不同可 分为: 攻下药: 大黄、芒硝、番泻叶 芦荟 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芫花、 大戟、商陆、 巴豆、甘遂 第二节 常用药物 大 黄 成分 蒽苷 番泻苷 A 、 B 、 C 、 D 、 E 、 F ( Sennoside A 、 B 、 C 、 D 、 E 、 F ) 大黄酸( Rhein )、大黄酚( Chrysophanol )等 来源 蓼科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 鞣质、多糖等 蒽醌苷 二蒽酮苷 苷元 蒽醌类 [ 药理作用 ] 1.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 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痈肿疔疮,淤血经 闭,跌打损伤 ( 1 )泻下 ? 致泻成分 结合型蒽苷 番泻苷 A ( Sennoside A ) ---- 作用最强 ? 作用机理 结合型蒽苷 小肠吸收 肝脏 苷元 大肠 苷元 细菌酶 刺激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神经丛 肠蠕动↑ 致泻 未经小肠吸收 大肠 蒽酮的胆碱样作用 : M-R 兴奋 → 肠蠕动↑ 抑制肠平滑肌上 Na + , K + -ATP 酶 肠蠕动↑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