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脂肪酶的微生物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姓名:范丽萍 学号:0911040203 班级:生 09 级 6 班 前言 1.脂肪酶的简介 脂肪酶(Lipase,EC3 .1.1.3,甘油酯水解酶)是分解脂肪的酶 u J 。在动植 物体和微生物中普遍存在,它是一类特殊的酯键水解酶,催化如下反应:甘油三 酯+水=甘油+游离脂肪酸。它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只作用于异相系统,即在油(或脂) 一水界面上作用,对均匀分散的或水溶性底物无作用即使作用也极缓慢,因此脂 肪酶也可说是专门在异相系统或水不溶性系统的油(脂)一水界面上水解酯的酶。 2.微生物产脂肪酶的研究历程 脂肪酶是最早研究的酶类之一(见表 1)。从 1834 年兔胰脂肪酶活性的报道至如今 的微生物脂肪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微生物发酵法的应用前景要远远大于提取法 及化学合成法。如今,黑曲霉、白地霉、毛霉等微生物来源的酶已制成结晶。根 霉、圆柱假丝酵母、德氏根霉、多球、,粘质色杆菌等也得到高度提纯,并对它 们的理化性质[1]开展进一步研究。早在 60 年代,假丝酵母[2]、曲霉、根霉等菌 产生的脂肪酶相继在日本进入商品生产(见表 2) 。我国60 年代也已开展脂肪酶的 研究开发。 1967 年,中科院微生物所筛选到解脂假丝酵母 (Candida lipolytica)AS2 .1203 并于 1969 年制成酶制剂供应市场。 表 1 常见的产脂肪酶的徽生物 菌 名 黑曲霉 荧光假单胞菌 白地霉 无根根霉 毛霉 圆柱假丝酵母 巢子须霉 德氏根霉 多球菌 棉毛状酶 圆弧青霉 粘质色杆菌 表 2 常见商品酶 enzyme abbreviation manufacturer Candida cylindraces CC Sigina,amano Aspergillus niger AN Amino,fluka Rhisopus delemar RD amano 就微生物脂肪酶而言,虽然在产酶菌株选育、培养条件、酶的性质及工业应用 上已研究了几十年,但由于脂肪酶的结构及性质的多样性、酶的不稳定性、底物 的水不溶性、酶的来源不足、提纯困难以及应用范围不广泛等问题,脂肪酶的研 究进展及工业应用与蛋白酶、淀粉酶相比要慢得多,窄得多。因此在微生物产脂 肪酶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实验主要就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培养,筛选出产 脂肪酶活力高的细菌。 3.微生物产脂肪酶的用途 微生物脂肪酶的应用虽不如淀粉酶,蛋白酶广泛,但在许多方面已显示出不可估 量的开发潜力。比如脂肪酶食品的加工、乳制品的生产以及在食品添加剂的工业 生产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1]。又比如脂肪酶在纺织物的应用方面[2]也具有 一定的贡献。 4. 国内外微生物脂肪酶的最新研究进展[3] 微生物脂肪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类,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脂肪酶现已用于奶制品,如奶酪、奶油和人造黄油的增香。因为奶制品中的香味 是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和乳糖代谢的产物,因此,脂肪酶和蛋白酶被广泛地用 于加快奶酪的熟化和香味的产生。用脂肪酶处理过的奶制品比未处理的具有更好 的香味和可接受性[4]。除奶制品外,脂肪酶也用于改善稻米和酒精饮料的香味, 如在酒精饮料的发酵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温脂肪酶[5],产品具有类似奶酪的 香味。脂肪酶还用于无脂肪肉的生产,如在鱼加工过程中脂肪的去除是用脂肪酶 来完成的。另外,在生面团中加入脂肪酶使三甘酯部分水解而增加单甘酯的含量 可延缓腐败,单甘酯和双甘酯的形成也使蛋白的起泡性质得到改善[6]。 (2 )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每年由于各种原因排入海中的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