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终版.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问:请从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这一角度,来分析诗人所寄托的感慨。 精选 精选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精选 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不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精选 (3)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精选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问: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 精选 第一首《题乌江亭》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第二首《夏日绝句》是从节操(气节)的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认为项羽是有傲气,宁死不屈、铮铮铁骨的一条汉子, 精选 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第三首《乌江亭》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 违背。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项羽败势难回,过江也无法东山再起,不死也没用。 精选 精选 烈个人意识。 3、考试设题角度: (1)写景、用典意图 (2)分析评价思想感情(抒发怎样的感慨?) (3)分析艺术手法 精选 4、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果不是常识,诗下注释会有)。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解蕴涵其中的诗意。 精选 2)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做到知人然后论诗。诗家怀古咏史,抓往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如果是感慨个人的身世一类的,感情成分较浓。此时,我们只要知道一些作者的情况(在诗下注释中一般会有),然后与诗歌所用典故比对,就不难理解了。 3)分析技巧,体察诗旨。 精选 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精选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迁移训练 精选 特征关键词:金陵,怀古,玉树,景阳兵,千官冢,六代宫 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陈亡之后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 精选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①(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②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 (1)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 精选 涵着诗人怎样的历史反思? (2)结句“只缘一曲后庭花”显示了这首怀古诗高超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精选 (1)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原因:奢侈豪华,荒淫误国。 (2)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用听觉形象来代替议论,无边野草凄凉中,《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中回荡,使人联想起当年翠袖曼舞的场面,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 精选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精选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精选 (1)答: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了人世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说蒙

文档评论(0)

158****6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