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和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doc

准确把握和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准确把握和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5 年10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简称《行动计划》),这是高职战线深入总结“十二五”发展经验,面向“十三五”布局改革任务,引导和推动高职院校制定和执行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行动指南,也是迄今为止,教育部第一个专门针对高职教育全面系统规划改革发展的指导文件。 《行动计划》定位为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的配套文件和对全国人大职教法执法检查的积极回应,重在落实《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简称《体系规划》),不搞新的政策突破,而是在任务设计中贯彻创新发展的要求。《行动计划》以2010 年以来教育部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涉及高等职业教育内容的重要文件为基础,经过融合发掘完善,努力建构一个完整的、以专科高职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下阶段的发展设计。 一、结构设计与调整 《行动计划》的结构设计,反映了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部发展高职教育的工作思路。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重视实操到精炼提升再部署的演变过程。 1初稿设计 为方便院校落实和各地组织实施,《行动计划》初稿从院校工作的视角规划设计了12 个子计划,分为3 类:一是全局性综合性任务4个,“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助推计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计划、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发展创新计划”;二是推进教育教学重点环节改革任务3个,“‘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计划、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计划、德育工作质量提升计划”;三是涉及办学层面任务 5个,“社会力量兴办高等职业教育支持计划、高等职业院校治理能力提升计划、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设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促进计划、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助推计划”。缺点是:各子计划为追求完整都强调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加强技术技能积累的基本思路,重复较多。 2结构调整与完善 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教育部决定把“提高高职教育发展质量”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按照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将《行动计划》主要内容重新梳理为5个部分32 条。同时,出于提高可执行性的考虑,按照可量化程度的不同将《行动计划》内容进一步细化为65 项任务和22个项目。 因此,《行动计划》最核心的5个内容实际指明了教育部推进高职教育下一步改革发展的5个方向和各自目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提高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提高省域内高职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增强院校办学活力,要尊重和激发基层的首创精神,提高院校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加强技术技能积累,要紧密结合培养杰出人才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技术服务的附加值。完善质量保障机制,要形成教育内部保证和教育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共同保障质量局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发展质量”“区域协调”“自主发展”“提高技术服务附加值”“内部保证和外部评估协调配套”等提法均有新意,体现了设计落实既定政策过程中的创新。 二、转换角度再认识 《行动计划》发布已经两个多月,各地和大多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都在分头制订实施方案,贯彻执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能否准确把握要义,将直接影响实施工作的效果。因此,深入学习领会尤为重要。重读《行动计划》,可以从研究角度归纳出5个“更加强调”。 1更加强调发展质量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是传统衡量教育发展成效的主要方面,高职教育多年来突出强调了人才培养质量,《行动计划》提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指的是高职事业发展的质量,是系统质量、大质量的概念。 一是构建结构完整、运行顺畅的职教体系。《决定》已经明确描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关键是构建过程中要避免“拉郎配”,真正做到分类管理,按照同一类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实施培养过程。“接续培养”绝不是简单从校门到校门的接力,而是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框架下,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而又相对独立的分层培养,强调培养模式改革方向上的一致性。同时提出,专科层次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应主要围绕培养“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人才。 二是继续支持建设一批优质学校。领头羊的影响从来不可忽视,扶优扶强的政策需要延续。2006 年以来实施的国家高职示范(骨干)校项目非常成功,几乎成为高职深化改革和高质量的代名词,成为高职教育的名片。但院校发展从来不是齐步走,保持和激发改革发展动力,曾经的先进不一定是永远的先进,要让有作为的学校都有进入第一方阵的机会。示范校建设使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加定型,骨干校建设推动了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文档评论(0)

22255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