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提 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 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 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 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 " 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 (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 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 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 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 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 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 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 诗有生动描写: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 入五侯家。 "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 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 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 " 子推燕 ";有用梗米及麦芽 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 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 -- 青白团子。此外,鸭 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 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 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 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 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 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 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 " 清明寒食好,春 园百卉开。 "白居易也有诗句说: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朝廷鉴 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 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 1200 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 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 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 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 - 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 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 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 " 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 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 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 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 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 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 大诗人王维诗句 "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 。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 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 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 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 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 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 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 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 . 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 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 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文档评论(0)

wangx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