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面面观77962.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耿梓琳、姜智昕、陈可、张磊雪、骆艺娴、张洁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 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 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 稳定性 的 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形式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习俗,各种 各样的传统习俗,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体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追寻和 传承。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 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之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 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 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 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 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 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 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为主;并伴有掸扬尘、 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 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 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 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产生 : 春联,起源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 · 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 “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 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 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 · 蜀世家》说:后蜀主 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 “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之句。 发展 :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 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 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 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 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 《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 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来源:《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 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 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 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 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 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 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逃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 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 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发展: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 . 放爆 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 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1. 除夕 —— 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 2 月 2 日)。除夕人们往往通 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 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 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公历 2 月 17 日)。正月是农历的元 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 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 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 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3. 清明节 —— 农历三月初三(公历 4 月 5 日)。清明节的习俗是 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 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4.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公历 6 月 6 日)。这一天的活动现 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 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 烟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