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读高尔基的《母亲》有感.doc

(2020年整理)读高尔基的《母亲》有感.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读高尔基的《母亲》有感 这几日,读了高尔基的《母亲》,感受颇深。读书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一本完全赞美母亲的书,可读过之后才发现这里除了赞美母亲这一主题外,更重要的是它在从思想上传递着一种力量。《母亲》它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为自身利益而奋斗。小说中,巴维尔这一群青年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壮丽的革命事业。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无数平民的利益到处奔走,演说、散发传单,用宣传去唤醒人民。他们追求真理、热爱和平,所以他们要奋斗,要用行动去打倒一切不平等的现象,去捍卫群众的利益,去创造社会主义的社会,去实现无产阶级的和平梦想。他们伟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染了身边的人。母亲正是从一个柔弱、温顺、忧郁的传统工人区妇女变成了一个有着深刻见地、满腔热情、勇敢无畏的新时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送报纸、传单,不顾警察的残酷毒打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她和青年们一起带头示威游行,高高举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帜,向世界宣告着革命者强有力的信仰;她忍受着儿子被捕、骨肉离别的痛苦,在一个个革命者接连入狱后仍坚持着实现自己的宿愿…… 这部小说读过之后使人热血沸腾,特别是母亲这个人物的思想转变,由胆小、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热爱生活、传播真理的革命先驱。书中没有正面描写母亲的形象,也没有渲染母亲的爱,甚至一个“爱”字都未提到,但它却无处不洋溢着母亲对巴维尔的爱。从母亲对巴维尔帕沙卡反常举动的担心,到得知他从事失业后的提心吊胆;对儿子的支持,到以儿子为自豪,直至投身革命事业,一个母亲年迈而执著的爱心,又对儿子的爱上升到了对全世界为真理而奋斗的无产革命者的爱,这里的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一种无以言表的爱。 读过之后,除了对这本书本身内容的震撼之外,谈以下几点感受。 1.关于理想。在革命时期,理想高于一切,有着执著理想的人会为了美好的理想而抛弃生命。那些舍生取义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倡,慢慢的好像已经成为了传说,我曾经怀疑,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现代社会,还会不会有为了理想而献身的人,还有没有那份勇气,坦然地面对死亡,正气浩然。在那时,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动力,这不仅让我思索,伟人(读《毛泽东传》)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终究成为了伟人,而在当代,如何确立自己的理想呢?参加工作之前曾经有过很多美好的理想,也为之努力过。可是时至今日,理想的念头已经发生了严重的蜕变,由过去的精神层面变成了实际的生活层面,生活能改变一个平常人的心态,或是低调,或是奋进,我选择了后者。革命时期的人,能够以天下的事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一种何等的伟大。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该怎样去对待“责任”二字呢?首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应该有热爱生命的责任,热爱自己的生命,热爱所有的生命;其次作为一个单独个体,你是男人(丈夫)也好,是女人(妻子)也好,是学生也好,是工人也好……都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责任,责任二字的意义(《责任胜于能力》)是深远的,是值得去永远牢记的。 2.关于理解。“理解”是在我参加工作以后才开始去考虑的,而且是阶段性的,一个时期一个感受。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理解万岁”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应该是无价的,理解可以创造奇迹,就像巴维尔和她的母亲,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信任的桥梁,这除了亲情之外,还有理解的存在。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待于“理解”来解决,工作中,对同事的理解,对领导的理解;生活中,对家人的理解,对朋友的理解;这里主要想谈谈工作中对学生的理解,我想,在孩子的头脑里无非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喜欢,一种是不喜欢,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点,知道了这两点,工作就简单了,我们只要去研究他们喜欢什么就够了,学生喜欢动漫,喜欢追星,喜欢新鲜的事物……我们就不要去阻止他(她),洪水是堵不住的,那就采取引的办法好了。学生喜欢轻松的学习环境,我们就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氛围,让他们在轻松的心态下学习。不要把学习的责任强加在孩子的头上(考不上大学就怎么怎么样),那样他们会很累,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更加厌学。中国的教育已经束缚了孩子的行为,不要再束缚孩子的精神了,让他们多一些自由的空间,多一份创造,多一份想象吧! 3.关于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大脑的迟钝,这都源于懒惰,以至于知识的匮乏、胸无点墨。《母亲》中的巴维尔和一批上进的青年读书的场面刺激了我,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下的青年都能如醉如痴的去读书,何况今日的我乎?读书能使人进步,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书中能让人学到很多知识,更能让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生活,在读书的过程中感悟生命。 当然,读过《母亲》以后还有很多的感想,比如关于和平,关于态度,关于爱…… 突然想起了李世民的一句话“每事必诲”,世间万事皆学问,多学多问,多看多想,必能修

文档评论(0)

万寿无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