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定远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记承天寺夜》教学教材.ppt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定远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记承天寺夜》教学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 学 习 目 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 课文大意; 2.品味朴素而含有深长意味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复杂心境。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仁宗时中进士;神宗时任祠(cí)部员外郎,因罪被贬黄州;哲宗时任礼部尚书,后又贬惠州、儋(dān)州。赦(shè)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工诗善词,散文汪洋恣肆(zì sì),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你了解作者吗? -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温馨提示: 声音亮,吐字清; 像说话,有真情; 重停顿,悟意境。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解释加点字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门 高兴地 想 ……的人 于是 一起、散步 清澈透明 交错纵横 原来是 只是、罢了 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会在初冬的夜晚走出户外? 2、作者为什么寻张怀民? 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请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并赏析。 运用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把月色比作“积水空明”,把竹柏倒影比作“藻荇交错”,以高度凝炼之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不正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美好的祝福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自我排遣的达观 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领悟文章主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研读拓展积累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如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妙笔生花 以月下漫步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你观察到的月色特征尽情书写出来。 范例:【邀友夜游承天寺记】 晚风轻轻 微微吹临 颤动着这周遭的景物 侧耳倾听 似乎是天籁之佳音 我正想解衣就寝, 上床安睡就盼望着一个美梦的来临呀! 真想不到那如霜如碧的月光,脉脉含情 悄悄的透进窗纱,一眼晶莹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