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如何有趣起来.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 科普文章如何“有趣”起来? 浅谈科普文章的写作方法 演讲人:王夕 科技 目录 科普文章是什么? 、科普文章怎么写? 科技 二、科普文章怎么写? 1、诱人的开篇 2、放大读者的兴趣点,简化枯燥的研究过程 3、为了突出科研的重要性,可进行前后对比 4、文章要深入浅出 5、科学家写科普有优势 1、诱人的开篇 科技 【较生硬的例子】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他 们是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美国华裔化 学家钱永健,他们是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贡献而获奖的。 下村修是首位从水母中分离绿色荧光蛋白的科学 家,他发现这种蛋白在紫外线光中呈现亮色。马丁 查尔菲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各种生物现象的亮光 基因标签的价值。钱永健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 何发光作出了贡献,他还将颜色标签扩展至除绿色之 外的颜色,以便可以用各种颜色标识不同的蛋白和细 胞 科技 【生动的例子】 1960年,一位科学家将一小罐白色粉末交给初 来美国的日籍科学家下村修,并告诉他这是从一些能发光的 水母中取得的“精华干粉 村修立刻被这神秘的粉末吸 引,随着第二年初夏的暖风来到了华盛顿盛产发光水母的星 期五港( Friday Harbor) 下村修所在的实验室正好位于港湾。每天,柔软的小水 母都乘着早晚的潮汐成群结对地漂过他实验室的两侧。其中 些会被下村修用小网兜截住,带回实验室。这些水母只有 掌心大小,就像一把圆圆张开的小伞,在昏暗的水中发出幽 幽绿光。发光的器官是一百多个小颗粒,就像点缀在小伞边 缘的微型“灯泡”。下村修将小伞边缘剪下来,用棉布攥出 水母“精华”。只是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它们似乎不太乐意 发光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