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1节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2课时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课件中.ppt

2020版高中地理第3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1节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2课时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课件中.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 2 ( 综合思维 ) 洪水形成时是否一定有强降水发生? [ 提示 ] 不一定。造成洪水的原因除了和区域内强降雨有关外, 大量冰雪快速融化、 冰凌堵塞河道、 滑坡、 泥石流堵塞河道, 自然或 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以及流域内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 都可能形成洪水。 问题 3 ( 综合思维 ) 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呈负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 提示 ] 与流域汇水速度呈正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即流域的 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呈负相关的因素有植被覆盖率等。 [ 归纳总结 ] 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 或加剧洪水灾害,如下表分析: (1) 自然原因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位高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 流域 状况 植物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 支流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汇水速度加快, 有利于洪水形成 河道 河道弯曲 河谷 纵向坡度小 水系 状况 入海口 入海口狭窄 排水速度减慢, 容易形成洪水 (2) 人为原因 破坏流域内植 被 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 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 坡度减小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 建筑物占据河 道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 一 定 程 度 上 抬 高 洪 水 水位 3 .读下面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 50 mm 称为暴雨, 100 ~ 200 mm 称为大暴雨, 大于 200 mm 称为特大暴雨。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 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 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 因。 (2) 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多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 解析 ] 第 (1) 题, 由图知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 减, 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影响, 因而 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 (2) 题,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其中洪水形 成不仅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 还取决于地势、河道、湖泊等影响排水、蓄洪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 程度影响灾情大小。 [ 答案 ] (1)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 ( 台风 ) 。 (2) 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 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 库阻塞; 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 ⑥经济发达, 人口密度大等。 ( 答 对 3 点即可 ) 寒潮灾害 2019 年 3 月 19 日至 23 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自北 向南先后下降 6 ~ 10 ℃ ,其中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局地 降温达 12 ℃ 以上。北方大部地区并伴有 4 ~ 6 级偏北风,局地阵风可 达 7 ~ 8 级;东部海区有 7 ~ 8 级、阵风 9 级的大风。 问题 1 ( 综合思维 ) 寒潮灾害在我国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 [ 提示 ] 春季和秋季。 问题 2 ( 区域认知 ) 寒潮天气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 提示 ] 北方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沙暴等;南方 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 [ 归纳总结 ] 我国的寒潮灾害 冬半年 9 月至次年 5 月 时间 分配 高峰期 春季高峰期: 3 ~ 4 月;秋季高峰期: 10 ~ 11 月 源地 源地 形成 北方大陆、 冰雪洋面的极地冷气团, 气温很低, 干冷空气堆积,形成高密度冷气团,发展成为 冷高压后,在西北气流引导下大举南侵 偏西 路径 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 路径 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路径 东北 路径 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地区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山体 北侧 山体北侧阻挡南下冬季风,冷空气堆积,灾害 加剧 山体 南侧 山体阻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